中選會否決反廢死公投 作家重提國親修法歷史:閹割諮詢性公投是自作孽

中選會昨(23)日決議駁回反廢死公投案。(資料照,柯承惠攝)

中選會昨(23)日審議立法院日前通過的2項公投案,分別為反廢死與核三重啟,中選會認為,反廢死公投屬於立法創制性質,並非針對重大政策的創制或複決,因此予以否決,隨即引發藍白兩黨強烈抗議。對此,作家「漂浪島嶼」在臉書發文指出,其實許多公投,目的不全然是法律的創制複決,而是民意取向的表態公投,甚至想透過表態公投綁大選,來創造政黨利益。

漂浪島嶼提到,2003年公投法制定,在國親版本強勢通過,民進黨棄權下,已故立委蔡同榮的變更國號、國土版本被否決,後來譏諷民進黨放棄台獨公投,甚至公投法成為鳥籠公投。當年國、親、民三黨,提出的公投版本,都是針對重大政策來、法律、憲法修正的創制、複決,並且加入防禦性公投條款。

漂浪島嶼指出,當時最大的爭議,在於閹割諮詢性公投的存在,就是在法律的創制複決之外,能夠以公投展現民意取向,但是一方面擔心又變相成為台獨、反核公投,一方面譏諷公投變大型民調,所以諮詢性公投不成立。

漂浪島嶼表示,過去將公投限縮在法律的創制複決,諮詢性公投全無法源依據,雖然地方曾舉辦幾次,但是難以成為全國公投議題,甚至像2018年10大公投案,曖昧的存在其中。反廢死、反戒嚴公投,甚至基隆護海公投,其實都很難對上法律的創制複決,都較像民意展現的諮詢性公投,但是過去一開始就拿掉,現今也就是自作孽的鐵籠狀態,拿刀給人砍的只能怪自己。

漂浪島嶼強調,其實現代科技越來越進步,全民表態、投票的工具,也越來越便利,事前,透過公民表態來影響政策,也是更大更直接民主的意義,其實諮詢性公投有其存在的必要,公投的意義價值選擇應該高過創制複決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