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貶值成趨勢?郭正亮曝「資金流向亞幣」原因:美元避風港時代恐結束

美國與中國關稅談判後,美元仍然走弱,疲軟現象已持續數月,甚至叩首2字頭。(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與中國關稅談判後,美元仍然走弱,疲軟現象已持續數月,甚至叩首2字頭。前立委郭正亮在節目《郭正亮頻道》指出,美元將面臨長期貶值,投資人對美債、美元的信心降低,資金將會出走,流向亞幣。他指出,從3月31日至5月15日,所有的亞幣都在升值,台幣升值幅度高達10%,韓元升值5.4%,馬來西亞升值3.6%,新加坡元升值3.4%,日幣升值2.8%,其中,人民幣升值幅度雖僅有0.7%,幅度較小,卻也比較穩定。而亞幣齊漲,是因為大家都預期美元貶值,因此,資金都流向亞幣,而之前則是流向歐元及日圓,現在進一步流向台幣、韓元等。

郭正亮以美元相對黃金價值的幅度分析,美元從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時為100,黃金和美元的價值是1:1,到2008年雷曼兄弟時已經不到10,2020年新冠疫情後,價值甚至不斷往下。隨著美元不斷地超發、印紙幣,相對黃金,美元現在已經不到一開始的10%,「真的是相當大的貶值」。此外,美元供應量相較金本位時期,有80倍的成長,但在美國GDP中卻只佔了25兆美元,在世界上流通的美元卻高達100兆規模,「在這個情況下,美元怎麼可能不貶值呢?」

郭正亮續指,美元在過去,長期作為各國發生金融危機、戰爭時幣值的避風港,「可是這個時代恐怕要結束了!」現在美元已大量被超印,相對於1971年到2015年,50年間多印了80倍。而黃金價值一樣大幅的下滑,也同樣下跌近80倍,「所以美元不貶值,幾乎是不可能,最近一次就是因為俄烏戰爭,還有中東戰爭,所以使得中東、歐洲的錢流向美元,可是大家可以去想,如果中東不再戰爭,俄烏戰爭也即將停火,那歐洲、中東的錢當然就要去尋找其他標的,而且我們也看不到其他區域性的金融危機,可以讓美國再來割韭菜。」

郭正亮提到,「美債殖利率」跟「美元價值」正在分離,以往,美債殖利率都維持在一個範圍,和美元價值相距不遠,甚至是平行,但2025年後,美債殖利率飆漲到4.25%以上,甚至一度在4.5%,美元則是在貶值,二者的差距越來越大,這意味著大家對美元的信心越來越少,可是這個現在一直沒有改變。

郭正亮表示,美元供應量和貿易逆差一直呈現正比,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對貿易逆差的反感,所以,美國未來會越來越難讓各國對美的貿易呈現出超,先前平均關稅是3.3%,未來平均可能會達到20%。美元的供應量繼續維持這個比重,可是貿易逆差卻下降,那大家就會減少持有美元的誘因,「綜合上述,美元貶值是難逃,因為美股要再漲,困難,美債殖利率不斷漲,也就意味著美債價格下跌,那持有美債、美股,或廣義的資產等意願都在下跌,那美元怎麼可能不貶值呢?」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