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桃園苗栗!1縣市小孩多到高中職不夠「恐2千人沒學校讀」,被迫跨縣就學

新竹縣市因科學園區發展快速,吸引大量年輕家庭移入,雖有助於緩解全台少子化問題,卻也導致教育資源嚴重落後。(示意圖/洪煜勛攝)
目錄

新竹縣市因科學園區發展快速,吸引大量年輕家庭移入,雖有助於緩解全台少子化問題,卻也導致教育資源嚴重落後。高中學位供不應求、學生超額擠入教室的情況日益嚴峻,引發家長憂心。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於今(24)北上教育部召開記者會,呼籲中央盡速補助高中職增班、增校經費,守護竹苗學子的基本受教權。

人口紅利變教育危機 每班高達38人為全國最高

根據《ETtoday》、《中時新聞網》報導,自救會指出,受科學園區發展帶動,竹苗地區學齡人口持續攀升,新竹縣市已是全國幼年人口比例最高區域。但與此同時,當地高中職教育資源卻遠遠落後,目前每班平均人數高達38人,為全國最高水準,嚴重壓縮教學品質與師生互動空間。

預估至116學年度(2027至2028年),僅新竹縣市就可能短少高達2000個公私立高中職學位。雖然部分增班計畫已在113至114學年度啟動,但根據人口預估,至120學年度,缺口恐仍持續超過1700人。

家長團體籲:中央應介入 儘速核撥35億經費

中華民國家長會長聯合協會理事長吳政霆在記者會中指出,新竹是全台最具生產力的地區之一,對抗少子化也貢獻極大,然而孩子卻無法享有基本教育保障,令人感到不公平。他呼籲行政院在6月底前核撥至少35億元經費,並啟動專案支援竹苗地區新設國立高中職。

吳政霆強調,這不僅是新竹的問題,更是所有高成長區域可能面臨的共同挑戰。他建議應建立制度性機制,預先盤點全台教育熱區的人口成長趨勢,提早投入資源,以避免未來再有孩子在臨時教室與工地環境中成長。

公立高中數全台最低 學生被迫跨縣就學、家庭負擔大

自救會進一步說明,新竹縣目前僅有5所公立高中,數量全國最少,而公立學位分配率僅38%,遠低於全國平均73%。大量學生不得不跨縣就學,交通配套卻未跟上,多數家庭需負擔每學期上萬元校車費,或依賴父母接送,造成家庭經濟與生活壓力雙重負擔。

教育部回應:44億整建計畫正審核中 將持續提升教學品質

對於地方訴求,教育部回應強調,已於113年12月向行政院提報「新(整)建竹竹苗公立高中校舍計畫」,預計於114至118年間投入約44億元,用於整建與修繕校舍,以因應人口成長帶來的學位需求,該案目前正由行政院審理中。

此外,教育部也表示,先前已核定補助新竹縣多所國中小新建或改建校舍,包括嘉豐國小、文興國小、東海國小等,中央補助金額近17億元,期望透過多元資源整合,全方位提升大新竹區教育環境品質。 (相關報導: 台灣1所大學宣告倒閉!負債5億、教師遭欠薪「慘勒令停招」,市府拚接手校地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