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請民進黨再勿以綠色代表,因為不配!

綠色執政要在水雉保育區周圍種電,這個政黨的代表顏色該改一改?(呂紹煒攝)

苗栗縣政府花8000萬,在大安溪畔整地,砍除濕地林木興建一個有石虎意像的「大安溪濕地公園」,結果是破壞自然生態、鏟除石虎原有棲地,被保育人士罵翻、被一般網民笑罵爆,認為是「花公帑毀滅生態」、鏟走石虎的「石虎公園」。

水雉繁殖羽有漂亮的長尾與金色脖子(呂紹煒攝)
水雉繁殖羽有漂亮的長尾與金色脖子(呂紹煒攝)

水雉保育區周圍種電,與「石虎公園」南北輝映的愚蠢

不過,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種蠢事到處有,蔡政府搞「綠電大躍進」,在復育、保育水雉的「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周圍種電,就是一個足以與石虎公園「南北輝映」、甚至更超越的案例。

水雉是台灣保育類動物,對賞鳥者而言,是一份上帝的禮物─漂亮、優雅,黑白相間的羽色、金色閃耀的脖子,拖著超過身體長度一半的飄逸長尾,在菱角田水面上輕盈的踩在葉子上,有人說她是「凌波仙子」,有人叫她「菱角鳥」,日本人則稱其為「葉行者」。

對鳥類生態觀察者而言,水雉迷人之處還不僅於外表而已,其生態行為也非常吸引人─水雉是較少見的「母系社會」,實施「一妻多夫制」。多數鳥類是一夫一妻制(雖然外遇不斷),夫妻分工合作,共同撫養幼鳥。但水雉不同,在繁殖後代這件事上,雌鳥唯一要作的事只有下蛋;雌鳥與雄鳥交配下完蛋後就揚長而去,雄鳥全職負責孵蛋,雛鳥破殼後也是水雉爸爸「一手帶大」,水雉媽媽完全不必管。

水雉繁殖羽有漂亮的長尾與金色脖子(呂紹煒攝)
水雉有人說她是「凌波仙子」,有人叫她「菱角鳥」,日本人則稱其為「葉行者」。(呂紹煒攝)

復育成果讓水雉從不到100隻到破千

那水雉媽媽幹啥去了?嗯,她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去找其它雄鳥再交配再下蛋,然後再揚長而去,有人曾觀察到一隻雌鳥一季下10巢蛋─意思是她有10位丈夫,因此被稱為行「一妻多夫制」。台灣可見到的700多種鳥類中,大部份是一夫一妻制,也有像著名的帝雉、藍腹鷳等雉科的一夫多妻制,行一妻多夫制的大概就是水雉與彩鷸最著名,另外就是不在台灣繁殖的過境鳥紅領瓣足鷸及灰瓣足鷸。

台灣已經是水雉分布的北限,會出現的族群包括有留鳥、夏候鳥與過境族群,過去曾經遍布全台,後因棲地破壞減少與農藥濫用導致族群大幅萎縮,20年前全台曾經剩下不到100隻;當年高鐵路線曾通過水雉區域,也因此才會有之後由高鐵支持的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的設立。經過20年的保育努力,加上台灣保育觀念的普及與進步,全台水雉數量已增加到破千隻了。

水雉雛鳥是由水雉爸爸照顧長大。(呂紹煒)
水雉雛鳥是由水雉爸爸照顧長大。(呂紹煒)

不過,作為水雉保育核心的官田保育區,周圍農地卻要開始種電;根據園區的說法,已經有超過5家的綠能業者在官田及周邊承租農地;這些要種電的農地都是2公頃以下的小面積。依照市府的資料,當地已有十多案提出申請,距離保育區最近者只有2公里;官方說法是:已要求業者儘量找不利耕作或廢棄魚塭種電,希望兼顧國家能源需求及生態環境。

坦白說,台南市政府這個回應,是完全外行與不負責任;水雉復育能成功,不是僅僅靠那區區十多公頃的復育區,而是包括周圍廣大的農地、水塘、廢棄魚塭等,提供給水雉食物與棲息;農地、水塘上蓋上太陽能板,不必懷疑,當然減少水雉食物來源、縮小棲息之處、影響整體族群生活。 (相關報導: 「南電北送」是用南部人的空汙,換北部的經濟發展?她道出背後真相,原來我們都被誤導了 更多文章

水雉是母系社會由雄鳥照顧雛鳥(呂紹煒攝)
水雉是母系社會由雄鳥照顧雛鳥(呂紹煒攝)

種電傷害生態、棲地破碎,水雉必受衝擊

而官田周圍那些小面積的種電,其實傷害可能比一個較大面積的計劃更嚴重,因為造成棲地破碎,鳥類可能從此離開不敢再來─這種情況在宜蘭非常清楚,在宜蘭農地、魚塭等地出現為搶照的「種房子」(蓋一個非常小的建物)後,宜蘭的鳥況是每下愈況。至於市府說會儘量要業者找不利耕作或廢棄魚塭等地種電,則更是不知所云─官員豈能不知人類眼中的棄耕地、廢棄魚塭,時常是鳥類的安樂家園嗎?保育人員也說,在業者申請種電周圍的廢棄魚塭,就看到很多水雉,種電後這些水雉還能在此生活嗎?

水雉繁殖羽有漂亮的長尾與金色脖子(呂紹煒攝)
水雉繁殖羽有漂亮的長尾與金色脖子(呂紹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