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慢慢走入夏季,供電問題又成為民眾關心的議題。風傳媒特別專訪經濟部長沈榮津,提出台灣能源的七個迫切問題,請沈榮津直問直答。以下是問答的重點:
1. 問:日本經過福島核災之後,又重啟核電。日本尚且如此,台灣為何堅持非核?
答:日本在福島事件的當下,整個國家飽受驚嚇,把全國三十幾個核電廠都關閉了。後來因為缺電影響人民生活、經濟發展的供電不足,再加上東芝、日立、三菱重工等大企業發展核能事業,如果日本國內沒有核電廠,對市場沒有說服力。於是日本政府考量國家整體利益,重啟九個核電廠,只有九個,不是全部,日本民眾對於核安還是有很高的疑慮。
台灣不一樣,我們對能源有所規劃,希望在2025年之前,做到燃氣占供電量的50%,燃煤占27%,太陽能和風電等綠能占20%,完成台灣的能源轉型。

2. 問:民眾有疑慮,不使用核電,供電量可能足夠嗎?
答:核電占台灣發電量的比率是9%,不是外界所傳20%或30%,要補足這9%的缺口,技術上可行。在2025年核一、核二和核三除役之前,燃氣和綠能的供電量一定可以補足這個缺口。
3. 問:你一直保證台灣不缺電,有人認為你信口開河。2017年的815全台大缺電讓大家記憶猶新。
答:前年的815大停電是中油公司人為疏失,導致全台電力備轉容量不足,那是偶發事件,不是常態性的供需缺口。
我們現在嚴格控管電力的每年備用容量15%(約600萬瓩,相當於6部百萬瓩級的核能機組),以及每日備轉容量10%(約400萬瓩,相當於4部百萬瓩級的核能機組),備轉機組都處於熱機的狀態,隨時可以投入供電。我是學電機和科技的,具有工程師的務實性格。我說的話,我負責做到。

4. 問:有專家提出,核電是最便宜的能源,經濟部為什麼不增加核電的用量?
答:核電一點都不便宜。以核一、核二和核三的除役來看,我們原本編列新台幣3300億的除役預算,福島事件之後,預算增加為4700億元,這還只是除役預算,不包含建置成本,而且這個除役預算還因為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的地點與興建方式目前都還沒正式定案,所以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一般人說的核電便宜,只是說建置成本加運轉成本相對較低,那是斷章取義,因為沒有包含除役成本,而且建置成本是各類電廠中金額最高的。我們討論核電和能源議題,需要完整的資訊,不可以話只講一半,以偏蓋全。
5. 朱立倫先生提出重啟核四的主張,引起部分民眾的共鳴。這是經濟部的主管業務,你的看法呢?
答:重啟核四,必須先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核四的機組二十幾年來從來沒有運轉過,如果要重啟,必須和原廠GEH公司(美商奇異與日商日立之合組公司)重新談判,取得對方同意完成剩下的工程、試運轉、通過原能會的認證,以及後續的保固責任和安全保證。我不確定對方是否願意?如果願意,費用一定很高。
第二、就算原廠GEH公司願意,要花這麼高的費用,國會與人民願意接受嗎?這會是另一個難題。 (相關報導: 增核2公投今遞件 經濟部長沈榮津:尊重,但「事情只講一半並不好」 | 更多文章 )
第三、就算前兩個問題都順利解決了,未來新北市貢寮民眾的圍廠抗爭,讓工程無法順利施工,要如何解決?我們現在連核廢料的永久貯存場都協商不出來,更遑論重啟核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