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香港真是命運連動體。先不說透過一國兩制的規劃,北京將台港圈為一體;光是說港人在台殺人案,台灣先以司法互助理由,要香港把嫌犯送到台灣受審;香港政府積極回應,訂了一個逃犯條例,順便把中國大陸帶進場,讓內地和香港之間相互也可以移送逃犯,不料引起「反送中」大海嘯;選情低迷的蔡英文趁機將反中巨浪引進台灣,沖垮國民黨選情,香港的助攻立下大功,港人對於口口聲聲「撐香港」的民進黨政府感激涕零,寄望深深。不料一些港人投台無門,所謂人道待遇只是聊勝於無;至於引發海嘯的陳同佳多次表示願意赴台投案,也不得其門而入,兩地政府還為此吵翻天。
台灣政府確實是在打香港牌。無論是早先對香港政府課以「司法互助」之責,還是晚近要香港政府和台灣指定的「窗口」聯繫,要兩邊政府「好好的談」,目的都是挑戰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藉以確立台灣的主權地位;至於運用「撐香港」來販賣「芒果乾」,則被一些港人認定是「抽水」,汲取香港之水為己用。台灣打的香港牌確實效益可觀,即使無法事事實質上如願,至少在宣傳戰上頗有所得。問題只是在於究竟真心對待港人還是只是利用港人?話說得漂亮,事到臨頭時候是否能夠兌現承諾?
民進黨政府的香港牌打的虎虎生風,近日和香港政府之間的鬥嘴也是中氣十足,儘管多數港人對於台灣拒斥嫌犯投案不以為然,但台灣民眾多深以為然。蘇貞昌院長要求台港政府先行溝通,陸委會要求陳同佳透過「單一聯繫窗口」辦理,聽起來合情合理,否則根本不承認我們的政府還有甚麼好說?台灣政府興事,香港政府則在推事。港府宣稱港台從未建立單一聯繫窗口,要求陳同佳和台方就時間、人員、證件談好,港府才能提供協助;何況按照往例,一幫警察將嫌犯送上飛機,另一邊警察再將嫌犯帶下飛機,何勞兩邊官員為司法互助問題纏鬥不休?雙方互推責任,相互甩鍋,吵得不亦樂乎。
台灣政府熱衷於打香港牌,香港政府卻敬謝不敏。去年「反送中」運動已把香港搞得天翻地覆,港府被蛇咬慘了,還能不怕?如今港版國安法五雷轟頂,許多港人甚至被迫逃亡,對於台灣的冷漠態度豈不心如刀割?蔡總統對港人求援不再熱情擁抱,如今忌憚中共反應而有其不得已苦衷;至於蘇貞昌滿嘴歪理,卻忘了當初我方向香港積極交涉引渡陳同佳,就是因為犯罪地點在台北,台灣擁有主要的司法管轄權。港方基於屬地主義法制,無法承擔管轄,但也曾調查陳同佳是否在來台前即有「預謀殺人」犯意,如有就可由香港法院將他起訴,但港方未查獲任何跡證,因此也無從承辦。 (相關報導: 中國政情解析》在習近平的鋼鐵外表背後,北京正在醞釀一場領導危機 | 更多文章 )
香港政府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政府,官員的苦衷姑且不理,可以繼續打香港牌逼人就範,但對於苦海中的香港人,在他們走投無路之際,不能伸出援手,就難免港人的怨懟了。去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像一陣及時雨,讓蔡英文政府頓然解渴還儲水,打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口號,捕獲年輕人的心,打的「反中牌」和「香港牌」大獲全勝,對於當初口頭力挺抗爭的香港學生,如今皆止於口惠,難怪曾遭香港學生會代表批評「利用港人鮮血換選票」。一個月前香港12位年輕人搭船意圖逃亡台灣,不幸在廣東外海被攔截逮捕,而被「送中」法辦,同時傳出有兩批港人逃抵台灣,如今音訊渺然。這些香港青年的際遇確實可憫。打香港牌賺得盆滿缽滿的台灣政府,固然可以兩手一攤,聳聳肩,但看在某些港人眼裡,港人卻是利用價值過後就被遺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