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糾結1》藍綠動員組織「陸戰」 中間選民看輿論「空戰」風向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海堤外推工程(右)會不會影響大潭藻礁生態系(左),是這次公投攻防重點之一。(資料照,顏麟宇攝)

四大公投案進入倒數階段,台灣瀰漫選舉煙硝味,不少議題會發現藍綠髮夾彎,民進黨用「經濟牌」制衡反萊豬,國民黨則拿「食安牌」應戰,中間選民的抉擇將成最終選戰關鍵。

12月18日四大公投案剩下不到一個月,每個星期都可見國、民兩黨政治人物比出「四個同意」、「四個不同意」的手勢,而民眾黨、時代力量等也參一腳,喊出「二好二壞」、「三好一壞」等,台灣彷彿進入了選舉年。一場原是人民展現意志的公民投票,變調成藍綠對決舞台,而中間選民的選擇,將成為兩黨勝負的最終關鍵。

回顧上個月,就在台中第二選區前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罷免案通過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趁勝追擊,高喊「四個同意」,將四大公投案升高為對總統蔡英文不信任案後,政黨對決就此鳴槍開打。民進黨見苗頭不對,一改對四大公投冷處理態度,在10月底隨即啟動全國公投說明會,且場場都有大咖,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等均投入說明會,選戰煙硝味一時瀰漫全台灣各個縣市。

同意與不同意比例正在逐漸縮小

「這不是沒有效果!」一位國民黨立委憂心稱,民進黨這樣鋪天蓋地宣傳,原本四大公投案同意人數都占上風,現在每一題的正反意見差距,都逐漸被拉近中。不過這名立委同時也說,民進黨積極炒熱「選情」,也很可能是把雙面刃,相對的也會激發藍營支持者出來投票,或是反核四民眾,順便出來反對進口萊豬。

而另一名綠營基層輔選人士則說,「觀察地方造勢大會,場場都有大咖,基層民眾出席率都還算踴躍,但反萊豬這一題涉及食品安全,仍然有地方鄉親不懂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為何?什麼是CODEX(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比較難溝通」,力拚四個不同意當然還是有難度,但戰成2比2平手機率也很大。

其實回顧各大民調,四大公投案原本都處於壓倒性勝利,但隨著議題逐漸升溫,同意與不同意比例正在逐漸縮小當中。例如台灣民意基金會在10月26日公布調查,高達7成的人反對萊豬進口,不過到了11月《美麗島電子報》、《台灣民意基金會》調查結果,同意票都在55%左右,差距明顯下降之中。

20211128-SMG0034-N01-唐筱恬_03_「反萊豬進口公投」多家民調結果
 

而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調查,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目前仍然是同意大於不同意,但護藻礁、重啟核四則是被成功翻轉,不同意已大於同意。民調專家戴立安觀察,執政黨撲天蓋地宣傳發揮了作用,而民進黨也一直拋出有利論述,包括核四風險性、藻礁涉及用電短缺、萊豬影響對美關係,讓部分中間選民態度開始動搖。

媒體、網路上的輿論戰才是關鍵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暨政治學系教授俞振華則認為正反差距「勢必會縮小的」,一開始政黨沒有獨立宣傳,現在都各自動員,自然會出現支持者陸續歸隊的現象;另外,國民黨從「四個同意」變成「兩個同意、兩個模糊」,也會在宣傳上有所影響。不過這四個公投案都類似人民的複決案,進口萊豬、公投與大選脫鉤、興建第三接收站等都是現在正在做的政策,任何一個公投通過,都是反對執政黨的政策。 (相關報導: 公投全解讀1》四大公投投什麼?一圖秒懂正反方主張 更多文章

公投的本質是由人民決定國家未來政策,但其實在藍綠政治人物的眼裡,四大公投儼然成為2022年地方大選暖身賽,每個要選舉的政治人物都盡可能在此搶曝光,趁此機會與選民接觸。民進黨大大小小的說明會預計要開2100場,而國民黨則推出「螞蟻雄兵計畫」,號召青年在全台各超商、菜市場等舉辦500場街頭宣講活動。

民進黨「四個不同意 台灣更有力」社會力公投說明會今(27)日在台中市舉行。行政院長蘇貞昌、總統蔡英文、中二補選人林靜儀。(民進黨中央提供)
民進黨「四個不同意 台灣更有力」社會力公投說明會,有意競選公職的綠營人士都到場「助陣」。(資料照,民進黨中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