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在國民黨的國政願景發表會上,呼籲台灣拒作棋子,而是要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塞子。此話一出,不只讓許多人一頭霧水,甚至增加其網路負評。
其實將台灣比喻為「塞子」,早有先例。美國軍事戰略家開普蘭在其Asia’s Cauldron一書中,將南中國海比喻為瓶子,而台灣,因為控制了東北亞與東南亞之間的通道,所以就是這個瓶子的塞子(cork)。
尤有進者,若將視野放寬,更可知藉由扮演塞子以取得戰略優勢的構想,自古即有。兩千五百年前的《孫子兵法》〈九地篇〉所主張的「圍地,吾將塞其闕」,即為顯例。該句就是要己方發揮塞子的功能,以便以小搏大,困住位於「圍地」內的一方。這也是貫穿《孫子兵法》的理性經濟思維。
放眼今日的台灣,正是一個可以塞住兩處「圍地」的塞子。除了前述的南中國海之外,另一處,即一海之隔的對岸。概中國大陸,北、西、南均與鄰國接壤,雖然東面臨海,卻又為包含台灣在內的第一島鏈所圍,所以成為台灣可以塞住的另一處「圍地」。
由上可知,就地緣政治與戰略價值而言,台灣是個渾然天成、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塞子。前美國助理國務卿伍夫維茲即曾表示台灣猶如亞洲的柏林,既是自由的前哨站,亦是西太平洋政軍情勢的前導;若台灣與大陸結合,則自日至澳的美國盟邦以及所有東南亞國家,勢將重新評估他們的安全態勢,並可能迎合大陸的崛起。開普蘭更認為若兩岸統一,解放軍不只可以立即取得有利的戰略地位,並可用前所未有的程度以投射其軍力。
明乎此,韓市長疾呼台灣應是足以左右棋局的「塞子」,而非任人擺佈的棋子,當是深思熟慮後的諍言警語,絕非心血來的即興之作。潮
不過台灣是否要扮演塞子,應由我方自行決定。要塞住浴缸,或是放水,應以我方最大利益為出發點。如果聽任強權安排,再有用的塞子,也不過是他人的工具,讓人玩弄於股掌的棋子。或許這就是韓市長提出塞子論的初心吧! (相關報導: 「塞子還是棋子?」 5金句看完國民黨總統初選政見會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大學兼任教師,資深新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