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債雙殺走勢脫鉤,投資人嗅到什麼訊號?4大關鍵指標顯示,經濟衰退準備降臨

華爾街有句老話,「預測美國經濟前景,債券市場是更可靠的指引」。(AP)

今年以來,美國聯準會(Fed)展開一連串猛力升息,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預言聲浪四起,如今就在聯準會宣布放緩升息步伐之前,幾項債市重要指標開始出現變化,反映投資人「真的準備要迎接衰退來臨了」。

股債齊跌的狀況突然反轉

過去,許多投資人認為股市、債市通常呈現反向走勢,這也成為資產配置的一大重點,但今年炙熱的通膨迫使央行積極升息,導致股債市場出現罕見的雙殺局面,兩者淪為難兄難弟,債券殖利率一路竄升。

然而,自從12月開始,這個大家已經熟悉的情勢開始反轉,儘管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持續下挫,原油也摔至年度最低點,股市卻不升反跌,標普500指數在上週三創下近兩個月來最長連跌紀錄。

4項關鍵指標揭露投資人態度

Interactive Brokers的首席投資策略師Steve Sosnick説:「當股票和債券市場對經濟的看法不一致時,我傾向於更相信債市。」這是因為,比起股市,債市投資人更重視市場長期的穩定程度及走向。

上述長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股市卻不見起色的情形,如果搭配華爾街提出的4項債市預期指標,將更明顯描繪出當下投資人對於經濟前景的態度。

指標看似複雜,但說的是同一件事:投資人到底認不認為經濟邁入衰退?

1. CMDI指數(Corporate Bond Market Distress Index)

這項指數統計的是債券的發行數量、流動性、交易型態,用以衡量「投資人的恐懼程度」。簡單來說,越少公司發行債券、越少投資人購債,就表示債市的健康程度有問題。

聯準會研究員發現在過去的市場波動中,CMDI指數會飆升,例如2008金融海嘯、歐洲債市危機和2020初期。

這項指標於今年6月開始升高,的確顯示出投資人的恐懼,但數字比相較2008年金融海嘯仍低得多。

2. 美債平衡通膨率 BEI(Break-even Inflation Rates)

這項指標反映出投資人認為通膨在某段期間內會怎麼移動。

政府既賣一般公債、也賣抗通膨債券(TIPS)給投資人,這項指標計算的就是同段期間內,美國公債與抗通膨債券(TIPS)的殖利率差。

這個殖利率差,代表的是通膨在到達多少時,可以讓投資人買一般公債與抗通膨債券,得到一樣的收益。數字越高,代表投資人預期通膨會很高。

即使通膨一直上升,這項指標近期卻下降,代表投資人看準經濟將衰退,因為衰退會將通膨拉低。

3. 未來5年的5年期預期通膨率

這項指標比較的也是公債和抗通膨債券之間的差異,但更為細緻,先衡量未來五年、再判斷那之後的五年通膨預期。這項指標目前已經觸及3月以來最低點,顯示出對長期成長的預期降低,投資人對衰退的恐懼不斷增加。

4. 殖利率曲線倒掛

這項被視為預測經濟衰退的神準指標,也就是短期債券殖利率高於長期債券,目前市場最常看的是2年期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

照理而言,短期利率會比長期利率來得低,畢竟時間越久,需要承擔的風險也越大,更高的利率才有誘因,這是人之常情,如果債券利率出現「短高長低」的倒掛現象,恐怕是哪裡不對勁了,這也是歷年經濟衰退的先行指標。

市場也有一說,Fed更加重視3個月期或是3年期對於10年期公債殖利率倒掛,但無論是哪一種,今年截至目前為止,都已數次倒掛,反映市場對於經濟前景憂心忡忡。

不過,Leuthold集團分析師Jim Paulsen認為,雖然殖利率曲線倒掛常會遭遇經濟、就業、企業獲利重創,但不必然會帶來惡果。

他以3年期和10年期公債為例,在殖利率曲線倒掛後的那一年,標普500指數平均上漲6%,次年則漲14%;最近九次呈現倒掛後,隨後幾年的股市平均報酬率「意外地好」。當前的經濟衰退指標,不一定代表真的會如大家預期的那麼慘烈。 (相關報導: 薪資增幅創近21年來新高,但還是追不上通膨!景氣降溫,勞動市場透露哪些警訊? 更多文章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