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的廣東」,日本製造比中國製造更受歡迎

在古吉拉突邦的省級公路上,駱駝車與汽車同時在機動車道路上前行。(圖/美國之音朱諾)

印度古吉拉特邦是現任總理莫迪的家鄉,他曾於2001年至2014年期間,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相當於省長)長達13年,在任上曾多次到訪中國,學習中國的開放經驗,尤其是中國沿海地區招商引資的經驗。回到古吉拉特邦,他力主改善基礎設施,大規模興建工業園區,吸引外資進駐,使古吉拉特邦的GDP一度連續幾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成為全印度經濟增長的引擎。古吉拉特邦因而被印度人比作「印度的廣東」。然而,在古吉拉特邦的第一大城市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記者卻多次被當地人認定是「日本人」,並受到「印度歡迎日本人」一類的問候。

今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剛剛到訪過古吉拉特邦,與莫迪總理共同出席了印度第一條高鐵線路 —— 孟買到艾哈邁達巴德高鐵 —— 的開工剪裁儀式。印度政府為安倍的到來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紅地毯從艾哈邁達巴德的古城一直鋪到郊外的「甘地修行所」(Gandhi Ashram)。

2014年,莫迪剛剛出任印度總理時,中印關係曾經出現過一段短暫的蜜月期。那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了印度,成為莫迪上臺後到訪的第一位外國首腦。而習近平到達印度的首站也是選擇了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他在莫迪的陪同下,參觀了甘地修行所,並搖起了甘地曾經搖過的紡車。100年前,也是古吉拉特邦出生的聖雄甘地在這個修行所籌畫、領導了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外國首腦到訪艾哈邁達巴德時,都會前來拜訪,以示對甘地和印度人民的尊重。

當年隨同習近平到訪的還有一個龐大的中國企業家代表團,訪問期間,兩國官員和企業共同簽署了多項投資意向書,中國方面承諾,將在未來的五年間,向印度投資200億美元。

然而,三年多過去了,中國距離兌現這些承諾相距甚遠。根據CNBC的報導,到2017年3月為止,中國對印投資只有16億美元。儘管熟知中印經貿關係的人士認為,這個出自印度官方的數字低估了中國的實際投資數量(相當一部分中國投資是以中國公司在香港、澳門、新加坡以及其他離岸註冊公司的形式進入印度,而沒有被印度政府算進去),但是,即使是按照這些人士估算的、比官方數字多出5倍的投資額(80億美元),對於連續兩年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印度來說,來自中國的投資也沒有達到印度方面的預期。

在古吉拉特邦,當地人對中國投資的感覺遠不如日本投資的一些明星項目強烈。除了印度首條高鐵以外,還有80餘家日本企業在古吉拉特邦設立了工廠。日本公司正在承建艾哈邁達巴德的城市地鐵,本田摩托和鈴木汽車集團於2014年在古吉拉特成立了全資生產公司。此前,鈴木與印度本土汽車製造商于70年代就合資組建了馬魯蒂鈴木公司(Maruti Suzuki India Limited),至今,該公司已成為印度最大的汽車企業,而鈴木汽車已成為印度家喻戶曉的品牌。 (相關報導: 「印度矽谷」為何鋪著年奪500命的黃泉路?邦加羅爾失敗的路平專案 更多文章

古吉拉特邦中央大學中國語言文化中心的主任黎明(Prabhat Kumar)教授告訴記者,中國公司在古吉拉特邦的投資主要在電力設備、汽車零部件等製造業,還有一個工業園,這些專案大多是在莫迪擔任首席部長時期簽署的協定。這些公司的產品並非消費者直接相關的產品,生產基地也不是在艾哈邁達巴德這樣的都市中心,自然沒有像日本企業那樣受到關注。

正在修建中的艾哈默德巴德城市地鐵,由日本公司承建。(圖/美國之音朱諾)
正在修建中的艾哈默德巴德城市地鐵,由日本公司承建。(圖/美國之音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