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豆腐有雌激素,吃多會得乳癌?專家嘆:大錯特錯!台灣人搞不清楚這「兩字」之差…

網路謠傳女性吃黃豆製品容易得到乳癌,究竟是不是真的?聽聽醫生怎麼說。(圖/wowow@facebook)

網路傳聞指黃豆中含有植物雌激素,常吃恐導致性早熟,甚至增加乳癌風險。食藥署表示,黃豆中的植物雌激素相當微量,也不會直接增加人體中動物雌激素的含量,呼籲勿聽信謠言。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闢謠專區」指出,黃豆富含許多營養成分,而含量最高的是「異黃酮」(Isoflavones)又稱「大豆異黃酮」,這是一種天然植物性化合物,結構類似哺乳類的女性荷爾蒙,也就是俗稱的「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

然而,大豆異黃酮實際上僅占黃豆的0.2至0.4%,換句話說,1公斤的黃豆所萃取的大豆異黃酮,最多約20至40毫克,若加計腸道吸收率20%,實際上攝取到的量相當少。

不只如此,由於植物雌激素與動物雌激素的作用機制不同,吃到植物性雌激素並不會直接增加人體中動物雌激素含量,因此攝食黃豆與性早熟、乳癌並無關聯,反而有部分文獻指出,吃黃豆可望降低罹患乳癌風險。

食藥署提醒,想維持健康的身體,應維持均衡飲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並維持理想體重,身體如有不適,應就醫治療,勿聽信偏方或謠言而延誤就醫。 (相關報導: 蝦頭變黑就不新鮮?哪種顏色代表老闆偷打藥?專家教你3招,一秒內分辨蝦子新不新鮮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