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第一共和銀行,在今年3月面臨擠兌危機後,股價蒸發超過95%。5月1日,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宣布,第一共和將由摩根大通接手。這是美國史上第二大銀行倒閉案,卻也為可能爆發的連環危機緊急止血。
如何跌到一文不值?
第一共和銀行過去專門以低利率貸款給富人,並擁有高額不受保險覆蓋的存款。由於業務與矽谷銀行類似,在矽谷銀行危機之後,引發存戶恐懼,遭到大量擠兌。
3月8日,第一共和股價收於115美元,隨後暴跌至12~15美元之間,4月24日發佈第一季財報後,一度跌到3.51美元,跌幅高達95%。
財報顯示,這間銀行3月流失了1000億美元的存款,比預期的數百億更加嚴重;利潤從去年同期的4.01億美元降到2.69億美元,降幅33%。該季的淨息差1.77%,低於上一財季的2.45%,而分析師預期的數字是2.05%,淨息差代表銀行生息資產可以創造多少利息收入。
《華爾街日報》原文:First Republic被接管並售予摩根大通,成美國史上第二大銀行倒閉案
第一共和銀行帳上主要資產是單戶住宅抵押貸款,截至3月底的貸款總額約為1,730億美元。當初放貸的利息很低,但是在利率急速升高後,這些貸款的帳面價值跟著縮水,截至去年底,根據貸款市值,First Republic有大約220億美元的未兌現虧損。存款方面,第一共和銀行有三分之二的存款未受保險覆蓋,這也是擠兌潮的導火線。
跌這麼低了,為何沒人願意接手?
3月初危機發生後,第一共和銀行股價跌到停牌,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美國銀行曾經共同挹注300億美元,讓第一共和銀行暫時維持營運。只不過,為了償還債務,第一共和銀行同時轉向聯準會和和聯邦住房貸款銀行借款,卻也面臨遠高於銀行一般借款的利息,進一步降低其資產的價值。
第一共和銀行再度向金融界求救,但各家大型銀行卻一度止步觀望,因為第一共和銀行帳上資產大幅縮水,卻又尋求高於市價的收購價,等於誰買誰虧。
即使市值跌得這麼低,為何還是沒人要買?原來,截至去年年底,該行的持有至到期類證券的帳面虧損約為48億美元,房地產抵押貸款公允價值比帳面價值低約190億美元。由於這些損失會侵蝕股東權益,收購方將第一共和銀行的資產入帳時,需要多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本,來達到監管機關規定的最低資本適足率。Autonomous Research分析師David Smith說:「你可能要花300億美元的資本,才能免費買下這家銀行。」
收購之後
摩根大通將接收第一共和銀行920億美元的存款,以及幾乎所有資產,包括約1,730億美元的貸款和300億美元的證券。
雖然第一共和銀行的資產目前價值很低,但這些貸款在日後將會慢慢到期,價值將逐漸回升。收購後,摩根大通將大量出售這些房貸。
對於摩根大通而言,透過此次收購,可以獲得第一共和銀行原本的富裕客戶,在此之前,摩根大通一直努力與科技業高層和企業創始人打好關係。
美國史上最大的銀行倒閉案,是2008年的Washington Mutual Inc.銀行,當時也是由摩根大通接管;第二、三、四名則由3月連環出事的第一共和銀行、矽谷銀行以及Signature Bank包辦。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起倒閉案不太可能再引發其他危機,本季美國地區銀行的存款普遍流失,但金額都遠低於第一共和銀行的1000億美元。耶魯大學金融穩定計畫的高級研究員Steven Kelly說:「這是此次銀行危機最初恐慌的最後階段,(因為)第一共和銀行的問題源於矽谷銀行和Signature。」 (相關報導: 只剩一個月!美國財長葉倫示警:聯邦政府資金即將用罄,最快6月1日就會見底 | 更多文章 )
風傳媒邀請你一起用閱讀串起愛,幫助身障樂兒實現想要的生活目標。2023/05/31 以前,訂閱《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VVIP公益專案,就幫你捐出1,000元給樂作創益協會。
了解台灣樂作創益協會的服務理念與故事:看遍獨居長輩家中「霉蚊滿佈」最孤獨晚年 他們帶身障孩子組清潔隊、意外改變無數人生!
責任編輯/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