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稱,2月27日至28日他將在越南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第二次峰會。
會議召開之際,兩國領導人仍面臨一系列挑戰。
挑戰一:達成協議
2018年6月新加坡峰會時,川普和金正恩都充分利用了圍繞著他們和解的媒體盛會。他們那次歷史性會面只是一次破冰之旅,外界已經滿足。
但是會議後發出的聲明含義模糊,未能讓美國解除北韓核武器目標有任何實質行動,北韓也對美國拒絶放鬆制裁感到沮喪。
所以第二次會面的時候,他們必須拿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川普和金正恩已經把核對抗個人化了,他們喜歡直接與對方溝通,並且已經通過交換信件和溫暖的話語這樣做了。美方擔憂這種安排對金正恩比對川普更有利。因為眾所周知,川普喜歡依賴自己的直覺,而金正恩則善於發號施令。
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在峰會前進行談判,解決細節問題。上次峰會沒有這一步,這次必須要做。
真正的成果將是在峰會達成一項框架協議,並讓這項協議在專家層面上繼續推進。
挑戰二:雙方達成共識
在新加坡峰會中,美國和北韓同意「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但是他們並未說明這意味什麼,而這正是能否達成協議的關鍵。
對美國來說,無核化意味著北韓單方面放棄所有核武器庫,並允許國際核查員檢查。
對北韓而言,這意味著美國採取「對等」措施,並要求美方把可以威脅平壤的核武裝力量撤走。美方認為北韓大部份的要求都是不可妥協的,但也許不是全部。
讓川普的將軍們懊惱的是,川普已經明確表示他想召回駐扎在南韓的美國部隊,但川普同時聲稱他目前並未有此計劃。
無論如何,金正恩並沒有正式承諾去核化書面意義。專家認為美方應該督促他這樣做,並就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詳細路線圖達成共識。
這是一項真正的挑戰。
但上周,美國國務院北韓特使畢甘(Stephen Biegun)至少承認,兩國在裁軍目標上存在分歧,並表示與北韓達成協議需要逐步進行。
挑戰三:採取去核化行動
雙方發出的的信號讓人們更期待峰會中的一些動作。
畢甘表示,北韓已經提出,如果川普政府採取「相應措施」,北韓將摧毀所有製造核彈燃料的設施。
金正恩已經暗示,這些措施必須包括以某種形式減免制裁,以及某種形式的安全保障,比如正式宣布結束北韓戰爭。
美國對於重大去核化步驟的要求似乎已經軟化,顯然更接受了金正恩倡導的以行動換行動的方式。
有報導稱,他們達成了一項協議,以解除部分制裁換取凍結北韓的核武器和導彈武器生產。(北韓已經停止了試驗,並沒有停止生產)。
如何確保北韓在凍結生產核武後,平壤政府會以實際行動銷毀它已經擁有的核武器,將是一大挑戰。外界同時擔心,即使北韓尚未與美方達成一個清楚的無核化路線圖,川普是否仍會與對方達成臨時協議。
挑戰四:更現實一點?
事實上,任何了解北韓的美國官員都認為金正恩不會放棄核武器計劃。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寇茲(Dan Coats)上周對參議院一個委員會表示,這種核威懾太重要了。他說,北韓領導人「最終視核武器為政權生存的關鍵」,尤其是為對抗美國推翻北韓政權的企圖。
專家們認為,金正恩在創造外交氛圍,讓大家接受北韓是一個核國家。他在新年致辭中確實有一些引人入勝的說法,宣稱北韓不會製造或擴散核武器,這是其無核化承諾的一部分。
一些美國前國防部官員甚至認為,更有意義的是就控制武器展開對話,而不是消除武器。 (相關報導: 鬼抓人在日本還能這樣玩!相親婚活、企業培訓、小學體育課都在抓,運動人口超過50萬 | 更多文章 )
無論如何,許多分析人士得出結論,除非北韓政權感到安全,並且金正恩可以確信他不需要核武器來繼續掌權,否則無核化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