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幫派搶人」有多難?他們8年拉回無數觸法少年,直指台灣教育困境:資源在哪裡?

2024-01-11 09:10
回到家一樣貧窮、一樣沒有歸屬感、一樣渴望外面的世界能認同自己是個「有用」的人,這正是觸法少年「越關越大尾」的主因...(資料照,逆風劇團提供)

「矯正學校多數孩子都對未來有嚮往,但校長說,超過一半孩子離開後會再『進來』、或年紀到了進成人監獄,即便離開矯正學校,外面環境很難銜接他們就學就業,回到家可能大人還在吸毒、家裡一樣貧窮、以前的朋友全都在找他──為什麼會去黑社會?是因為沒有『歸屬』,各種充滿缺口的孩子……

2023年末最悲傷的新聞,是新北市某國中一名15歲的孩子,僅因管理教室秩序,就被另一名15歲的孩子持彈簧刀刺10多刀殺害了、渾身是血送入急診室──被害人是熱心助人、師長稱讚的優等生,加害人剛離開少年觀護所、與乾妹長期造成校園困擾、有幫派背景,強烈對比更讓社會憤怒,要死刑、要禁止觸法少年重返校園、要嚴格對學生搜身,其中「掃除幫派」成最大共識。

然而,要掃除幫派談何容易?成立於2015年的「逆風劇團」8年來將無數少年拉出幫派、間接阻止許多社會悲劇發生,創辦人成瑋盛看見的是,每一個走入幫派的少年,幾乎都是從原生家庭就出了問題。

當少年渴望可以吃飽飯、渴望賺錢出人頭地、渴望被關愛、願意為朋友付出一切,就可能被吸納進幫派──輕罪可能是去提款機當「車手」、去柬埔寨成為詐騙集團成員,更重的話是販毒、擄人砍人縱火,重達傷害罪、殺人未遂、殺人重罪,只要少年們原本的生活沒改變,就極可能一再進出司法系統,甚至風險步步上升、一再危急社會安全。

該如何扭轉這些狀況,讓社會更安全?成瑋盛說青少年社工極大關鍵、「跟幫派搶人」的重要工作,問題是,這社會願意投注多少資源給第一線作戰的人們?當逆風劇團走訪全台灣拜訪社工與機構,也忍不住想問:資源在哪裡?

「幫派都在利用孩子,利用他們需要關心、需要歸屬感,一步步讓他們走向犯罪…」

成立於2015年的「逆風劇團」,雖名為「劇團」,他們8年來持續將各種少年拉出幫派、找到穩定工作或順利升學,也長期巡訪全台灣矯正學校、安置機構,跟無數少年碰拳約定「外面見」,其中最讓矯正學校校長們驚訝的或許是:這些平常沉默寡言的孩子,為什麼遇到逆風劇團來訪,就願意踴躍發言個不停?

團長成瑋盛想想這段,其實也很難形容那種微妙的感受,想了想還是說:「可能是因為我們先表達真實的自己,好好跟他們交流。」那種能被觸法少年當成「自己人」、願意一起聊天的氣場,很大一部份基於逆風劇團成員們的過去。

(逆風劇團提供)
「最能讓別人害怕我們的方式,就是要比別人兇,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資料照,逆風劇團提供)

雖然如今的成瑋盛看起來是社會菁英、第一屆台北市青少年諮詢代表、創辦公益劇團給許多迷惘少年一個新的「家」、還是現任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他從來不隱瞞的事實就是自己也曾經混過幫派、看著許多朋友進去關,甚至高中開學第一周就在學校砸場。 (相關報導: 台灣監獄真能讓人「變好」嗎?32歲年輕人揭獄中秘辛:我覺得自己是「沒有用的人」… 更多文章

如今已經26歲的成瑋盛依然記得,自己跟當年的朋友們,曾經也跟那些觸法少年有著一樣的眼神、尖銳刺人的態度,他很清楚,這些少年的武裝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最能讓別人害怕我們的方式,就是要比別人兇,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我們以前很常形容我們的個案像『野狗』,要先吠、要吠得比你大聲、先讓所有人都知道『我會咬你喔』,這都是因為不想讓自己受傷,希望大家都不要惹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