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一聲令下,關稅風暴立即在全球金融市場捲起千堆雪,但實際情況遠比市場預想的還要混亂,不只股市崩跌,就連美元、美債的走勢同樣非比尋常,背後可能潛藏市場對於經濟情勢發出的警訊。
就在近日股市烏雲罩頂之際,投資人還注意到了兩大市場異象,也就是「上週隨著美股暴跌」的美元,以及「週一美股沒漲卻被拋售」的美債。
美國前景蒙塵 美元、美債避險屬性逐漸崩塌?
根據以往經驗,市場面臨危機的時候,美元和美國公債被視為避風港,總會吸引資金駐足,但上週「解放日」川普宣布新一輪的關稅政策後,美元指數卻大幅走弱。
週一股市只不過是暫時止住了暴跌,美債卻面臨劇烈拋售,10年期公債殖利率大漲0.19個百分點至4.18%,寫下近3年來最大單日漲幅;30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0.21個百分點,更創2020年3月以來最大漲幅。
花旗首席全球經濟學家Nathan Sheets分析,隨著貿易規則轉變,人們認為理所當然對於美國資產需求持續增加的預期,如今可能是個錯誤,「或許我們最終會排除這種風險,但這個問題必須得到重視。」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Exante Data創辦人Jens Nordwig指出,美國的成長前景可能正面臨長期以來從未見過的風險,消費者恐將受到相當於GDP幾個百分點的關稅打擊,這比幾乎任何其他國家都更嚴重。
關稅風暴席捲市場 還有真正安全的避風港?
債券殖利率上升,意味著價格下跌。規模高達29兆美元的美國公債市場出現拋售,或許反映了就連曾被視為無風險資產的美債也難倖免,這場風暴恐怕沒有真正安全的避風港,於是避險基金拚命降低槓桿,投資人急忙擁抱現金。
Nordwig表示,這些債券本來應該為投資人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險,如今卻起不了作用,這相當令人不安。TD Securities董事總經理Gennadiy Goldberg則將這波動形容為「無所不賣」。
Columbia Threadneedle利率分析師Ed Al-Hussainy也認為,投資人正在轉向現金和類似現金的資產,借此因應市場震盪。
他說,如果在這時候賣出股票,等於認賠出場,因此對於投資人而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賣掉手上的美債換取現金,準備撐過這場風暴。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和匯率策略主管Ian Pollick表示,目前市場只要傳出一點好消息,就會對資產價格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以週一為例,股市只不過暫時回穩,首當其衝的就是債市。
美債市場反映聯準會的決策難題
《MarketWatch》指出,美債市場釋出兩種相互矛盾的訊號,可能對於投資人帶來不小衝擊。其中一個訊號是,川普針對進口美國商品大舉加徵關稅,此舉恐將推高物價,導致美國家庭減少消費,進一步拖累經濟,這種預期將會推升美債價格。
另一個訊號則是,投資人難以指望聯準會(Fed)出手救市,庇護大家撐過這波關稅風暴。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已經在上週五暗示「不急於降息」,並且表示關稅引發的通膨效應,可能不像他先前所說的「暫時性」。
Sheets分析,川普的關稅政策成為聯準會的挑戰,它推高了通膨,並且暫時拖累了經濟成長,關鍵問題在於聯準會如何反應,「在3到6個月內可能會升息,也可能會降息。所有可能性都在考慮範圍內。」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