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川普百日關稅戰》中經院示警:美中脫鉤恐讓台灣GDP減3.8%,台美談判須防匯率疑慮成弱點

川普大打關稅戰,試圖讓美中經貿脫鉤,但台灣恐深受其害。(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百日施政重拳出擊,大打關稅戰,誓言「讓美國再次偉大」。在美中脫鉤全面升級之際,台灣首當其衝。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示警,美中經貿割裂恐使台灣GDP下滑3.6%至3.8%。院長連賢明呼籲,台美關稅談判,政府得「審慎應對」,同時避免匯率操作疑慮被坐實,成談判桌致命弱點。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台美貿易逆差非死罪

中經院今(28日)舉行「關稅風暴」智庫視角政策對應研討會。連賢明演說後接受媒體聯訪時提醒,台美關稅談判時,政府必須「審慎應對」,「我們不宜過度激烈回應,美國在意的是實質利益,不是情緒。」

他進一步指出,美國已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雖然台灣對美有貿易逆差,但在美國整體貿易結構中比重微小。台灣逆差擴大主因是近年積極加入全球AI供應鏈,對台經濟帶來正面拉動。若因美方關稅施壓而採取過激抗議,反而將暴露台灣在供應鏈上的高度依賴,損害自身籌碼。

2025年4月28日,中經院舉行「關稅風暴」研討會,(左起)院長連賢明、副主任楊書菲、副所長吳佳勳參與問答環節。(王秋燕攝)
2025年4月28日,中經院舉行「關稅風暴」研討會,(左起)院長連賢明、副主任楊書菲、副所長吳佳勳參與問答環節。(王秋燕攝)

針對各界高度關注的「貨幣戰」,台幣是否會被逼大幅升值?連賢明向《風傳媒》進一步分析,台灣過去長期以弱勢台幣提升出口競爭力,這一點早已被川普政府盯上。美方對台灣包括「非關稅貿易障礙」、「洗產地」及「供應鏈回流」等議題高度敏感,匯率操作疑慮若被坐實,將在談判桌上變成致命弱點。

脫鉤效應重擊台灣,出口將下滑60%

王健全在「美中脫鉤對台灣經濟的衝擊與回應」為題發表演說時,針對美中若真的脫鉤對台灣出口做出悲觀預估,「出口將下滑60%,恐拖累GDP(國內生產毛額)減少3.6%至3.8%」。

2025年4月28日,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針對關稅戰背景下,美中脫鉤對台灣總經影響的說明。(中經院提供)
2025年4月28日,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針對關稅戰背景下,美中脫鉤對台灣總經影響的說明。(中經院提供)

產業面則將面臨急速洗牌。半導體尚可維持領先,但晶圓代工必須加速赴美布局。汽車電子、高科技、農業、傳產與服務業全面承壓,尤其傳產與農業失業風險高漲,政府若無及時因應,恐引爆社會動盪。

2025年4月28日,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以「美中脫鉤對台灣經濟的衝擊與回應」為題發表演說。(王秋燕攝)
2025年4月28日,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以「美中脫鉤對台灣經濟的衝擊與回應」為題發表演說。(王秋燕攝)

針對向政府建言,王健全提出「短箭長槍並行策略」建議:

短箭策略:

1.談判結盟:聯合Nvidia、AMD、Apple等利害關係人,鎖定汽車、半導體等重點品項,爭取關稅豁免或比照日、韓24%-26%較低稅率。

2.以投資換通道:以再工業化夥伴姿態,拿投資金額、就業機會、技術工人作為談判籌碼,爭取降稅與特區待遇。

3.政府跨部會統籌:整合財政、產業資源,推動財政特區、供應鏈轉移升級。

4.籌措2500億應急資金:結合現有880億基金,備戰出口損失2-3成時的企業救援需求。

5.加碼數位、綠色轉型:因應歐盟CBAM等國際新規,提高台灣產業抗壓力。

6.保傳統產業與農業就業:推出振興方案,並強化信保基金與流動性金融工具,防止倒閉潮。

長槍策略

1.高科技垂直整合:建立美台雙向投資生態系,資本市場助力台企壯大。

2.傳產二次升級:深化科技導入、跨域整合,提升全球競爭力。

3.服務業鬆綁、產業化:以KPI導向重塑商業模式,創造高附加價值。 (相關報導: 川普百日關稅戰》有目標,缺戰略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台日韓結盟成美國再工業化關鍵夥伴 更多文章

4.設立類主權基金:瞄準電動車(EV)、人工智慧(AI)、機器人等新興領域,推動產業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