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顧
絕大多數的民主政治,政權必須定期進行改選,一個任期的執政,看似很長,經濟、教育、衛生、國防、財政、糧食、能源、質詢等有忙不完的政治事務,細看下似乎每天每夜發生的事都可能改寫國家的命運,但將四年執政放到歷史長河中比較,四年任期猶如走馬燈,每天發生的瑣事,更如高懸夜空的星星,絲毫看不出對國家的興衰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至多可以概括的說,政治人物的任期可能對國家的興衰起到些微加速或減緩的影響,換言之,當代政治人物沒像他自己說的這麼重要,反倒是他個人及其家族可能因任期的隱藏特權而獲得不成比例的利益,在正常資本主義運作的社會裡,個人利益極大化本就是合法的動機,實在無法以法律追究政治人物的超額利潤,權力外面的局外人就只能默認個人私利與公益的模糊界線。至於民族與國家的長期命運,絕非他一個人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反倒常成為無能領導人卸責的藉口。群眾對這種政治人物以私害公的墮落視若無睹,將造成民主制度失能,可能提前解構政治穩定,台灣才選完就要大罷免,確實荒唐的離譜,這個國家不需要敵人就將自行瓦解,試問這個國家還有希望?
羅斯福的啟示
一般的評價,羅斯福總統新政扭轉了美國的命運,從背景看,其實羅斯福所處的時代正是美國積極向上的階段,無論是競爭力、教育、經濟產出、技術創新、基礎建設、中產階級穩定、貿易份額、軍事實力、金融地位、債務可控等都處於上升的階段,雖然1930年代美國爆發大蕭條,但當時的社會,主張同心協力的人勝過分崩離析,國家處於一個健康的狀態,這種特質的美國很容易走出泥沼,另一個原因,那時的美國人道德意識高、普遍相信正直,社會氛圍容易接納善良正直的人當總統。羅斯福並未扭轉美國的命運,他只是順著正向的勢而為。果不其然,美國打贏了二次大戰,國力在二戰結束10年間達到了巔峰,人民幸福感強烈,自由女神像象徵人類至高無上的價值,美國作為全世界自由民主的守護人當之無愧。隨後美國面臨國內外各種力量衝撞,國家相對實力開始緩慢下降,國家衰退並非美國獨有,這是有歷史以來所有強權國家都會面臨的命運,差別是他的終點是自毀到何種糟糕的程度。因美國太過強大,即使國家相對的走下坡,整體實力仍遠遠強過其他的國家,在衰退過程中,一時還看不到有明顯實力的對手挑戰他的地位。
(相關報導:
王伯輝觀點:愚民大內宣─台灣與印度有什麼不一樣?
|
更多文章
)
直到川普第一任期時,大家被川普狂風暴雨式的震盪風格,搞得不知所措,才突然驚覺川普正式昭告大家,美國的對面有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川普因中國的出現而勝選,中國的崛起被川普正式認證,也確實暗示著美國霸權的鬆動。從此美國無時無刻將國安優先掛在口中,一個曾經強大的美國,何曾聽他跟個失智老人一樣的叨叨唸唸著國家安全?至於川普能否扭轉中國崛起後美國陷入的頹勢,其實美國早就陷在衰退的泥沼中,中國並非美國衰退而崛起,就如窮人家孩子經過努力出人頭地,絕非富人落魄才讓窮孩子有機會出頭,另外大富人家衰落是自己的墮落也跟窮孩子成功無關,若川普不懂這個普世教條,他的MAGA就不可能成功。另一方面,川普不太在意民主的堂皇理由,務實的想要解決債務過高的問題,但美國病情不輕,民意分歧嚴重、教育品質堪憂、人民好逸惡勞,加以川普操之過急、不喜一肩扛責、能力有限,很難指望他能扭轉劣勢,也怪美國整個國家墮落,挑不出能幹又正直的人當總統。
事實上國家成功與否,絕對跟民不民主無關,反倒是民主常成為政客奪權及卸責的藉口,台灣人何時走出錯得離譜的民主迷失,就是成為正常國家的時刻,沒人要吃掉台灣,也沒人要懲戒台灣,更沒人要台灣投降,道理淺顯易懂,國家領導人卻坐視充滿偏見連褲子都忘了穿的白髮老頭,聲嘶力竭的鼓動民主倒退的大罷免,這是台灣病症嚴重的象徵,自己生病卻要別人吃藥,真是可笑至極。
尼爾弗格森筆下的美國
尼爾弗格森不假思索的直言,英國及美美先後在世界建立了大家可遵行的秩序,是全世界繁榮與和平的基石,他認為後殖民時期的失敗國家,如果不貿然走向獨立,繼續在殖民帝國之內,對當事國人民、國家可能都要更好,他甚至認為美國沒有成為英國一樣的帝國統治伊拉克與阿富汗,是美國陷入目前中東困境的主因,弗格森的觀點是央格魯薩克遜一直以來居高臨下看待世界的傳統,出於日不落的英國的實力高人一等,他描述的是事實,從英國成為超級帝國開始,就一直是教化與文明的象徵,世界各地的總督府代表法治與統治,其他都是待受教的野蠻人。但弗格森似乎刻意忽視英國是在沒有獲得他人許可前,即強行擅自主張進入別人的領域,再按自己的意圖與喜好進行資源分配與行政管理,若說這個統治出自善意,誰會歡迎不請自來的人闖進自己的家園?而且這種魯莽,完全背離民主價值,這是民主制度最說不通的盲區。英國的權力決定了殖民地的命運,沒權力的殖民地當下也沒什麼道理好講,這是近代歷史的軌跡,誰也無法抗拒,所以不必太奢望強大後的中國會有多仁慈的舉動,或許這是美國害怕中國崛起的原因,他深怕自己有一天無法抗拒中國的請求。
強大後最難處理的難題是怎麼在停不下來的擴張中取得平衡,通常擴張的回報太豐厚,助長了失控,終究自食惡果的走向衰落。美國作為英國的繼承人當然也承襲這種白種人的傲慢、負擔與命運,不難理解為何川普總認為所有的國家都是用不正當的手段暗算美國。雖然弗格森堅定的站在美國的立場,期盼他持續偉大,但他亦十分務實的指出現階段美國的致命傷是債務過高,將侵蝕美國的強大,別小看債務的問題,債務失控代表不夠自律,如果國家缺乏自律,政客必然貪得無厭、人民多半不以不勞而獲為恥,爭權奪利成為常態,民意自動分為兩極,這種國家有如癌末病人,就在等死而已!他更以1950年代英國因蘇伊士運河事件讓英國從名義上的霸權國家淪為二流國家為例,美國很可能因台灣與中國發生衝突而淪為二流國家,他再三提醒美國切勿輕忽財政惡化的危險,他更深深憂慮美國不是中國的對手。一個挺美立場如此鮮明的學者,亦不看好美國的未來,代表美國的江河日下不是不實的陳述,也代表川普的回歸依然難以改變美國長期持續的衰落,除非他正視自身衰落的原因。
(相關報導:
王伯輝觀點:愚民大內宣─台灣與印度有什麼不一樣?
|
更多文章
)
瑞達里歐筆下的美國
達里歐是橋水基金的創辦人,他投資事業的成功,很重要是長時期研究過去發生的歷史,過去歷歷清晰可見,從中檢討現階段與過去類似事件的因果,故達里歐的投資可說無往不利,這在他多本著作中,常看到的投資法則。他在原則一書中透過歷史事件及量化分析,綜整出過去五百年的歷史,大致是由荷蘭、英國到美國輪流興衰的大週期,在大週期中有小的週期變化,大週期中有上升階段崛起、成長、達到頂部、自亂陣腳的下跌衰落、再到退出舞台。
達里歐整理出財富和權力的八個決定因素(1)教育,(2)競爭力,(3)創新和技術,(4)經濟產出,(5)世界貿易份額,(6)軍事實力,(7)金融中心實力(8)儲備貨幣地位,荷蘭、英國、美國都曾經是或目前是儲備貨幣國家,大致可以講,提高教育實力可以推進技術和創新,進而擴大世界貿易份額和軍事實力,增加經濟產出,建設世界領先的金融中心,在一定時間後,構建起做為儲備貨幣的貨幣體系。
足夠強大且有能力的領導者獲取權力的的國家,設計一個出色的系統,使國家獲得更多的財富和權力。這導致強大的教育實力;人民堅韌的性格、良好的修養和職業道德;創新和發明新科技;勞動者、政府和軍隊充分合作。
(5)過度擴張的國家受到新興對手的挑戰,引發國際之間的鬥爭
國家維持者使其崛起的成功,但在成功的回報中也埋下衰落的種子,隨著時間推移,償債負擔不斷增加,從而打破了使其崛起的自身強化機制。隨著領先大國的人民變得更富有,他們往往不像以前一樣努力工作,而更想享受身活,極端的情況下,人會變得頹廢,競爭力大不如前,更容易怨天尤人。
這是一個痛苦的階段,充滿各種鬥爭和結構性重組,從而導致嚴重衝突和巨大變革。在內部經濟出現衰退,債務發生違約和增印大量貨幣,貧富差距拉大,導致政治極端主義盛行及民粹主義抬頭。在外部,當一個崛起大國有能力挑戰現有大國,發生國際衝突的風險就會增加。
達里歐認為美國處於下跌階段的初期,中國則處在即將進入頂部的上升階段,這個情況很類似修昔底德陷阱,而中美雙方發生衝突的引爆點是台海,尤其美國長時間強調台灣與其霸權存續的連結,這讓美國進退維谷,退卻表示其拱手讓出老大的尊榮,政治選擇上就是自殺,硬幹又得不償失且沒把握,很可能輸掉霸權外,更讓其國力徹底倒退。美國能選擇的就是拖字訣,更希望台灣是一個強有力的代理人,既能獨力對抗中國又不至於拖美國下水,問題是中國會傻傻地往坑裡跳?他豈會賠了自己的籌碼,只取得一個稀爛的台灣,讓美國置身事外偷笑?況且中國的工具箱裡多的是工具,選項鐵定多過台灣,主動權在他,何必用暴力玩到爛?怕是賴清德政府明明力不如人,堅定自告奮勇地當美國代理人,準備打一場毫無勝算的攻防。兩岸其實有更好的相處方式,有智慧的領導人一定可找到一條對抗以外的道路,以台灣相對中國的實力,趨凶避吉是最糟的選擇,天佑台灣別讓失心沖昏頭,否則萬劫不復。
川普關稅背後的盤算
川普真的希望拉住美國別管他國閒事,美國已負債累累,再不改變,肯定會成為另一個無足輕重的英國,面臨嚴重赤字,川普不敢得罪人民加稅,腦筋動到收取關稅並責令馬斯克成立政府效率部杜絕浪費,他樂觀估計兩者可勾消約一兆美元的負債,因此於4月2日高調的宣布解放日,對全世界無差別收取關稅,沒想到中國態度異常堅定,讓川普還沒嚐到關稅收入的甜頭,立刻陷入美國商場貨架斷貨的混亂,另外美債、美股劇烈波動,也驚醒川普這場仗更像自己挖坑給自己跳。看來這場關稅戰很可能虎頭蛇尾玩不下去,多少讓人看出川普口袋的籌碼真的不多,嘴巴唬人還馬虎可用,其中台灣是極少數被唬住的國家之一,川普的恐嚇實質上毫無效用,真可謂目標明確,執行不力。
5月7號巴印大規模空戰,創下0:6的驚世奇蹟,從無實戰戰果的解放軍二流戰機,居然打掉法國的驕傲飆風戰機及俄製先進Su-31戰機,這事顯示解放軍的戰力已達世界頂尖,也剛好映證達里歐的看法,中國在各個領域已是世界前緣,只是大家偏執的不信,川普大概是信了,所以他急切的想找習近平聊聊,或許這是好事,不至於誤判而走向戰爭。衷心期望台灣能如達里歐理解中國整體實力或如弗格森務實認知真實的中國,台海最好不要發生戰爭,美國更不要介入,否則全世界都會捲入這場原本可避開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