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美國H20晶片出口管制政策錯誤 黃仁勳:重創輝達,卻無法阻擋中國AI崛起

黃仁勳談及美國晶片出口管制。(資料照,柯承惠攝)
目錄

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今 (21)日舉辦全球記者會。針對H20晶片突遭美國政府禁止出口至中國一事,黃仁勳罕見正面回應:「我並不感到不悅,但認為那是一項錯誤的政策決定。」指出,H20晶片禁令對 NVIDIA 造成重大財務衝擊,也損害了美國技術在全球 AI 市場的影響力。

「這是一筆天文數字。」黃仁勳坦言,H20晶片禁售迫使 NVIDIA 認列庫存損失達數十億美元,幾乎等同全球中型晶片廠商一整季的營收。「我們已將 H20 降階以符合規定標準,但仍被全面禁售。」他指出,出口管制導致產品降階與市場流失,兩頭受損,卻未能真正改變中國的 AI 發展趨勢。

黃仁勳表示,中國對 NVIDIA 而言仍然「極度重要」,理由有二:

1. 50% 全球 AI 研究人力在中國:「我們希望他們開發的模型能建構在 NVIDIA 架構上,而不是別人的平台。」
2.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腦市場:「我預估明年全球 AI 市場規模將達 5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6 兆元),若美國無法參與,將是一場巨大的損失——不只是對 NVIDIA,也是對美國經濟與稅收。」

他直言:「如果 NVIDIA 不在中國,他們會轉向華為或本地新創,而且會很高興我們離開。」

出口政策根本假設錯誤:AI 技術非美國壟斷

黃仁勳指出,過去出口管制的核心邏輯,建基於「美國是唯一能提供先進 AI 技術的國家」這項假設。但這個假設如今已經不再成立。

「世界不是靜止的,技術擴散會自己發生,政策無法阻止它,只能選擇是否參與它。」因此他認為,美國應該從「防堵思維」轉為「擴散思維」,加快推動 AI 技術全球擴散,維持在開放競爭下的領導地位。

台灣成全球AI基地指標

針對日前媒體報導 NVIDIA 將在台灣設立新據點,黃仁勳微笑澄清說:「我們不是開新辦公室,是因為……我需要更多椅子。」他補充說:「我們在台灣已經有 30 年歷史,這次只是因為人變多、空間不夠,所以換一棟更大的大樓而已。」

雖然用幽默包裝,背後卻透露出一個訊號:台灣在全球 AI 生態系中地位持續上升,是 NVIDIA 不可或缺的運營與供應樞紐。

不參與中國,就是退出全球競爭

黃仁勳重申,NVIDIA 將遵守所有法規,但同時也會盡最大努力服務全球市場。「我們不是違規者,但我們也不是旁觀者。我們想參與,而不只是撤退。」他認為,參與中國 AI 市場不僅是企業決策,更是一項技術主權與全球競爭的戰略選擇。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