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大廠裕隆(2201)今(21)日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發言人羅文邑指出,受美國對等關稅與國內汽車貨物稅調整等政策不確定性影響,消費者購車出現觀望氛圍,整體市場買氣轉弱,裕隆預估,2025年台灣全年新車銷量將低於去年45萬輛水準。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2025年1至4月台灣新車累計銷量約為13萬輛,較2024年同期下滑11.4%。裕隆強調,目前關稅與貨物稅調整的方向與落實時程仍存變數,兩者政策效果亦呈現互相牽制的態勢,對整體市場情緒與實際買氣皆產生干擾。
在財務表現方面,裕隆指出,2025年第1季合併營收175.8億元,較2024年同期減少31.62億元,主因整體車市需求走緩,直接衝擊新車銷售表現,進而拖累營收表現;稅前淨利14.65億元,則較去年同期減少6.29億元,主要受轉投資事業裕融企業經營策略調整影響,導致融資事業比重下滑,連帶使營業淨利較去年同期減少3.86億元。
針對法人關心的匯率波動對營運影響,裕隆表示,若以年營收300億元估算,台幣兌美元每升值或貶值1元,將影響營收約0.6億元。不過,由於公司多採「帶工、帶料、帶設備」的委託製造模式,材料成本變動可如實轉嫁給委託方,對營業利益影響相對有限。
n7電動車年減逾7成 裕隆擬調整行銷策略應對
在電動車布局上,裕隆提到,台灣在充電基礎設施建置方面相較先進國家仍顯不足,消費者對充電便利性仍存疑慮。因此今年Luxgen n7單月銷量271台,年減74%;單季銷量為1,391台,年減10%。裕隆強調,後續將調整銷售據點與行銷策略,期望拉抬動能。
此外,法人關注裕隆代工生產日本三菱電動車的進度,裕隆表示,旗下鴻華先進(2258)已於5月7日與三菱簽署合作備忘錄,目前雙方仍在討論合作細節,產品預計由裕隆負責生產,最快將於2026年開始出貨,主攻澳洲與紐西蘭市場。
裕隆城年營收挑戰60億 鎖定行銷與櫃位調整維持人流
轉投資事業方面,裕隆指出,新店裕隆城自2024年開業以來人流突破800萬人次,全年營收達55億元,今年營收預估將成長至57億至60億元,租金收入則可達4.6億至5億元,人流則預期持平,將藉由強化行銷活動與櫃位調整來穩定成效。
裕隆也重申,關稅與貨物稅政策不僅攸關整體汽車市場買氣,更牽動國內逾兆元產值、超過2,500家供應商及約30萬名從業人員的權益。未來若要有效推動電動車、三電系統及關鍵零組件等高階技術發展,仍須以完整整車平台為基礎,進行嚴謹測試與驗證。裕隆呼籲,政府在推動稅制改革及電動化轉型政策時,應兼顧產業發展實況與供應鏈韌性,確保本土汽車產業具備長期競爭力。
(相關報導:
2025台灣最美飯店出爐!24家飯店脫穎而出 這2家蟬聯7連霸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