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首相還是他!明年1月可望終結脫歐爛戲的「金毛怪咖」強森

強森作為政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的人氣。(BBC中文網)

鮑里斯・強森出任英國首相,入主唐寧街10號。

其實,這是戲稱「金毛怪咖」的強森「二進宮」。

2019年7月10日,強森作為保守黨領袖取代卸任的特雷莎・梅伊,首次進入唐寧街。當時批評人士抱怨,強森這位首相只是由16萬保守黨黨員投票選出的。

在周四(12月12日)大選中,英國選民給強森「點了讚」。

強森記者出身,後投身政壇。職業生涯自始至今不乏大大小小的風波、危機、緋聞。當初獲選保守黨黨魁時,一眾批評人士堅信,他不可能長期掌權。

但是,事實證明,強森有能力戰勝危機、保存自身。他是怎樣走到今天的呢?

Boris Johnson
強森證實了戰勝危機的生存能力--英國選民投票支持出任首相

四海為家「富二代」

鮑里斯・強森自稱「歐洲懷疑論者」—反對歐洲一體化。但是,回顧他的家庭出身、人生經歷,很難讓人相信他是孤立主義者。

強森的曾祖父是土耳其記者;他生於紐約;父母分別是外交官、藝術家,一家人曾在美國、英國、布魯塞爾生活。

強森就讀伊頓公學,之後進入牛津大學,其間曾擔任牛津大學辯論社主席。

1986年6月,鮑里斯·約翰遜
1983年,強森進入牛津學習古典文化。大學期間強森出任牛津大學辯論社主席,該辯論社被譽為英國政治家的搖籃

「妙筆生花」小記者

做記者時,強森屢次引發爭議。1987年,新出道的強森擔任《泰晤士報》記者,沒多久就因編造引語被炒魷魚。

後來強森出任立場比較保守的《每日電訊報》駐布魯塞爾記者。

BBC政治事務副主編皮納(John Pienaar)形容,強森的新聞報導「把事實與歐洲懷疑論者的想像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強森當年執筆的一篇報導宣稱,布魯塞爾聘用專業嗅探「確保歐盟糞肥味道一致」。

皮納說,強森還報導過「香蕉太彎不合法、避孕套尺寸不達標」等等。

那些故事或許也是先兆—強森在未來的政治生涯中成為脫歐領軍人。

2000年約翰遜擔任《新政治家》主編
強森記者出身

「煽風點火」筆桿子

從布魯塞爾回到英國,強森出任《每日電訊報》專欄作家,後來擔任右翼雜誌《觀察家》主編。

這期間,強森屢次得罪特定讀者群。他曾用貶義詞形容非洲人;曾說單親媽媽的孩子「缺乏教養,愚昧,粗野,私生」。

但是,在他掌門期間,《觀察家》發行量大增。伴隨著新聞生涯的蒸蒸日上,強森涉足電視,主持BBC熱門秀《新聞問答》。該欄目本周一集,主持人和嘉賓一邊解讀新聞時事,一邊鬥機智、抖包袱。

許多觀察人士認為,強森的「口無遮攔」的言論、觀點或許給他惹火燒身,但同時也為他積攢了人氣。

這為他今後在政壇走紅搭好了台。

2012年倫敦奧運會把約翰遜推到了全世界的聚光燈下
2012年倫敦奧運會把強森推到了全世界的聚光燈下

「我就是我」鮑里斯

2001年,強森當選保守黨議員,代表距離牛津不遠的亨利(Henley)選區。2008年強森當選倫敦市長。

2012年倫敦主辦奧運會。儘管組織工作與市府無關,但是,時任市長的強森成了無頭銜的奧運形象大使。一場體育盛事讓世界認識了強森。

強森主管倫敦期間出台諸多抓眼球的政策,其中之一是20107年7月推出的「鮑里斯單車」。

倫敦共享單車計劃用市長大人的「小名」命名,充分體現強森既是政客、又是明星人氣高到了什麼程度。

強森本人經常親自做宣傳,還曾和好萊塢明星「終結者」阿諾史瓦辛格一起騎著鮑里斯單車上街。

不過也有批評人士指出,共享單車根本不是強森的構思,那是前任倫敦市長宣佈的計劃。 (相關報導: 2019英國大選》投票時不用證明你是誰、死人可能決定誰獲勝?「民主之母」讓你跌破眼鏡的奇聞軼事 更多文章

2011年3月,約翰遜和施瓦辛格
倫敦的共享單車被親切地成為「鮑里斯單車」

脫歐團隊領頭人

強森的某些政策也曾受到廣泛批評。比如,修建一座橫跨泰晤士河的花園橋,紀念已故的戴安娜王妃。花了7000萬英鎊之後,這個宏大計劃最後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