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指出,在英國與歐盟19日的高峰會中,有兩個瞬間讓人感覺英歐關係真的來到新的轉捩點;無關農產品貿易、青年流動、國防合作或是漁業,而是更具象徵意義的兩件事:第一,唐寧街首度承認脫歐確實對英國造成了經濟傷害;第二,施凱爾(Keir Starmer)成為10多年來,第一位不用擔心國會否決脫歐相關協議的首相。然而,《衛報》和《紐約時報》都指出,這不代表施凱爾真的如他所說的一樣,拿下了「第三個勝利」。
在英國首相官邸於峰會後發出的新聞稿中,首次承認「脫歐確實對英國造成了傷害」,並列出了具體數據:英國出口下降了21%,進口也減少7%,而這正是英國政府過去一直否認的事實。《衛報》指出,英國人民早就看清這一點了,現在有一半的人認為脫歐是錯誤的決定,而很多當時沒有投票或還沒有投票資格的人,如今也認為脫歐是不對的。多數民調顯示,大眾普遍認為英國的處境變糟了,不過也還沒到要求重返歐盟的地步。
第二個具象徵意義的舉動是,政府承諾這份新協議將提交國會表決。《衛報》認為,這個訊息雖然只是輕描淡寫地提到,但這在以前可是件大事;過去每次有類似的協議,都會成為新聞頭條,還會出現像貝克(Steve Baker)或凱什(Bill Cash)這些強硬保守派跳出來痛批「出賣主權」。
但施凱爾現在是10多年來,第一位不用擔心國會否決脫歐相關協議的首相,雖然一些選區面對改革黨(Reform UK)威脅的工黨議員還是有點緊張,但大部分工黨人反而覺得這次的協議還可以再更進一步。保守黨內那些脫歐派,這次也悄無聲息,即使保守黨黨魁巴登諾克(Kemi Badenoch)宣稱會反對所有變動,也沒什麼影響力。

施凱爾19日晚上對工黨議員表示,他將「以工黨之名」對抗法拉吉,並強調保守黨已經不是工黨的主要對手了,真正的對手是改革黨。施凱爾說,法拉吉是個「砍預算、替普京說話的人,骨子裡一點也不愛國」、「我們必須修復社會契約,團結國民對抗改革黨,解決生活成本危機,並證明只有我們工黨,才能為勞工階級帶來真正的改變。」
對施凱爾而言,現在是推銷協議內容的關鍵時機,但法拉吉和巴登諾克也早就準備好出手。他們認為英歐協議存在2個「背叛」:一個是漁業。英國漁民本希望原本的協議在2026年到期後,能重新談出更好的條件,但現在英國政府卻答應維持現狀12年。儘管是為了換取更具價值的食品出口協議,但政治上極為敏感的英國漁業卻成了犧牲品。
施凱爾的另一個背叛,則是新協議規定英國在某些標準上必須保持跟歐盟一致,且若出現爭議,將由歐洲法院當裁決者。有人認為這等於是英國又回去當「歐盟規則的接受者」。 (相關報導: 英國與歐盟「重設雙邊關係」,施凱爾宣稱外交「三連勝」!英歐峰會達成多項協議,是實質突破還是紙上談兵? | 更多文章 )
《衛報》指出,英國首相辦公室認為,只要這些技術性細節不被媒體放大、不讓人覺得政府又在忙歐盟談判而忽略國內事務,那麼大眾可能也不太會關心。但這樣做的風險就是,民眾可能根本沒搞懂協議內容,只看到「背叛脫歐」(Brexit betrayal)的聳動標題,就直接怒火中燒,而這正是法拉吉一向擅長操作的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