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部屬是屬於「這也做、那也做」,獨自承擔所有工作的類型。這種人通常討厭委託別人,或者不擅長拜託別人,總是埋頭苦幹做事。就連小組合作的工作,他們也是抱著「我一個人就能做好」的心情挑戰。
但是,這種努力無法持久,總有一天會被工作壓垮。所以在面對這類型的部屬時,主管一方面要認同他的努力,另一方面要引導他認識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主管:「○○,努力工作是好事,但健康更重要。要是你病倒了,我們可是會很頭痛喔!」
部屬:「是!我沒事的。我會努力!」
這樣的話,部屬永遠只會想一個人完成工作。
雖然有責任感是好事,但是部屬也要知道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因為整個社會是以組織在運作,部屬必須認知到自己是組織中的成員,和其他人互助合作,才是團隊精神所在。
過度認真的部屬很危險
以前我也討厭將工作委託給別人,凡事都想自己一個人完成。因為覺得要是別人搞砸了,工作不減反增更麻煩。所以總是抱著「這全部由我來做」的心態來面對工作。
但是在某次準備活動宣傳時,主管卻這麼對我說:「小沖,妳很努力,可是事情不必全部由妳一個人做,妳應該去做只有妳才做得到的事。譬如,妳負責工作流程,分配工作給大家,這樣才有效率,而且成果更佳。」
這時我才發現,原來我從來沒有想過團隊合作的事,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和同事們一起工作。即使他們問我:「有什麼我可以幫妳的嗎?」我也會回答:「不用了,我自己來就可以了。」
其實,由某個人包辦該部門絕大部分的工作,對公司而言是一大風險,所以才需要分工合作。
此外,若是自己努力到最後突然發現「我不行了……」,這時才請求支援,就為時已晚了。如果是有訂期限的工作,可不是在前一天說句:「我沒想到會這樣……」就沒事了。
如果你有過分努力工作的部屬,請一定要先讚美他的工作態度很了不起,因為如果不認同這一點,就會削弱他的幹勁。認同完部屬之後,一定要記得說:「發掘自己的工作特長,去做只有你才能做得到的事,把其餘工作分派給其他人,這才是最聰明的人。比起什麼都做的人來得更有效率。」告訴他正確的工作方式。
東洋軟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日本一家開發商用軟體公司,1980年成立)的主管黑本大輔,是一位懂得引導出部屬幹勁的人。「○○,目前的工作狀況如何呢?千萬不要自己埋頭苦幹喔。」部屬原本焦躁不安的心情,因為黑本的一句話獲得撫平,並重新燃起對工作的熱情。

作者介紹│ 沖本留里子
專科學校畢業後,曾任職於多家公司,接著進入某財務管理商社,從事業務改革的專案管理,三十多歲成為董事。以領導者的身分,在統整組織、參與經營的過程中,對於「主管和屬下之間的溝通不良、跨部門之間的衝突、漫長空洞又浪費時間的會議」感到煩惱。不久之後,公司倒閉。她深感要建立一家不會倒閉的公司,最需要的是:良好溝通。於是,努力研究出聆聽者最容易掌握內容、付諸行動的說話方式,首要條件就是「1分鐘內說重點」。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大是文化《1分鐘下指令:主管講話超過1分鐘,部屬反而不明白了。給你4種方法套用35種情境,他自己想照你的意思執行》 (相關報導: 30k助理小妹,十年後竟翻身月收20萬!她公開秘訣:經營下班時間比乖乖上班更重要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