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車款:BMW iX xDrive40 旗艦版豪華純電休旅
BMW純電車款的演進:從i3到iX的豪華轉型
若將上個世紀末的眾多實驗性作品納入,BMW 踏入新能源領域確實也比想像中的早很多,更不用說在那休旅車正處於方興未艾的階段,BMW 原廠毅然決然地選用 5 門掀背的型式推出首個純電量產車款 i3,說成功嘛那肯定是的,畢竟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之下,長達 9 年的時間裡可是售出了有 25 萬輛,目前雖沒有下一代的計畫,但是 i3 的經驗,可是成為如今 iX 熱賣的根本原因!並且 2025 年式的 BMW iX 帶著大家最想要的配備:整合式後軸轉向系統以及前後軸自動水平氣壓式懸吊系統再次回歸,而且還是全車系標配,相信可以為豪華電動休旅立下新標竿!
BMW iX xDrive40 旗艦版外觀:標配 Sport 套件,雙腎型水箱護罩具自體修復功能,整體風格並無改變
雙腎型水箱護罩具備自體修復功能,為 BMW iX 全車系標準配備。
對比當初發表的樣貌,以及過去幾個年式之間的造型變化,可以發現 BMW iX 車系自從在 2021 年年末在台上市至今都沒有多大變化,除了全車系無論哪種等級均是標配 Sport 外觀套件、獲得更具動感和質感的前後保桿與側裙造型,最不會被認錯的恐怕還是那誇張的車頭造型,有著垂直發展的車頭護罩,並且採用自體修復塗層的設計,只要是小型的刮傷都可在常溫狀態下 24 小時或 5 分鐘的高溫烘烤下自動修復。
一如 i3 誕生的時空背景,如今電池與馬達技術的提升、消費者更愛休旅車,iX 也就順理成章的進入市場。
就如同 BMW i3 誕生的時空背景一般,除了技術不足以支撐續航里程,市場也偏好購買掀背車款,結果便是以都會與中短途移動為主的產品設定;回歸今時今日也是一樣,技術的提升、消費者更偏愛休旅車等等因素加進去後,便催生出這獨立於現有車系以外的 BMW iX 豪華純電休旅,但無論從哪一個面向來看都很不 BMW。
BMW iX xDrive40 旗艦版採用 Sport 外觀套件,有著運動化前後保桿,並且使用 21 吋鋁圈。
BMW iX 採用無窗框的設計,並且將自動吸附車門列為標準配備。
透過 D 柱的造型也可見到 BMW iX 與 i3 相互連結的諸多元素之一。
穿上 21 吋的大鞋,雖然是大但放眼目前 BMW iX 車系的編成規劃與整車的設計風格來看,這名為「空氣力學 1010」式樣的輪圈倒也只是剛好符合視覺要求,255 / 50 R21 的規格需要對後續換胎成本多下一點薪力,而前述所提及的無窗框車門,在去年底的配備調整後也加入自動吸附的功能,讓駕乘者尤其是乘客在使用上能更加方便,但個人認為「自動吸附功能」主要是用來保護這無窗框的設計,畢竟小則微動開關大至整片玻璃都是費用,透過自動吸附只需輕輕地將車門靠上即可 ... 也好過大力將門給甩上,造成內部機件損壞還要來得讓人安心太多。
BMW iX xDrive40 旗艦版內裝:科技與環保的完美結合,滿是再生、回收材質打造,配置 BMW OS 8.5 最新世代車載系統
BMW iX xDrive40 旗艦版的中控台採用咖啡果皮鞣製的天然真皮包覆,並且在門內板、地墊等處使用再生資源或可回收材質打造。
十分熟悉的 BMW OS 8.5 介面,具備整合前視鏡頭畫面的 AR 擴增實境導航功能。
BMW iX 成為精神層面上的 i3 後繼車款,當時 i3 內裝部分有多達 80% 為再生資源與可回收材質,如今 iX 也是循著相同配方進行打造,舉凡來自咖啡果皮鞣製的天然真皮儀表檯與座椅材質,廢棄漁網重新提煉再製的地墊,以及由回收塑料打造的門內板等等,可書之處近乎是繁不及備載。
iX 的科技層面也依然是 BMW 品牌目前的最新架構,既是懸浮又是曲面的大型面板,內嵌 14.9 吋的中央觸控螢幕與 12.3 吋的數位儀表,擺放角度也很 BMW 地微微朝向駕駛者,並且也是熟悉的 BMW Operating System 8.5 車載系統,隨著駕駛模式切換不同的顯示主題,透過多功能方向盤上的按鈕挑選適合的行車資訊外,整合前視鏡頭的並且加入導航指引等功能的 AR 擴增實境,也是 iX 車系的標準配備。
BMW iX xDrive40 旗艦版空間:豪華與實用性的完美平衡,入門就有豐富配備,後排空間寬敞舒適
一體式的座椅也是 BMW iX 車系獨有,也是用咖啡果皮鞣製而成。
BMW iX 後排空間無論頭部、膝部都很寬敞,但就是腿部支撐有點不足,解方就是腳要往前伸一點。
BMW iX 行李廂容積可在 500 公升至 1,750 公升之間自由運用。
後排座椅在同為一體式的概念之下進行打造,可見到椅面沒有太大的起伏,適合用更自在的坐姿乘坐,頭部、膝部空間絕對不是問題,但因為電池模組藏於底板下方的關係,腿部支撐就顯得有點不足,解方便是將雙腳深入前座椅墊下方。後行李廂空間方正,有著基礎 500 公升、最高 1,750 公升的容積,也具備 12V 電源供應、掛鉤、一鍵傾倒開關來提升實用性。
BMW iX xDrive40 旗艦版動力:最想要的配備回歸,加入後軸轉向系統、氣壓懸吊,而且還是標準配備!
BMW iX xDrive40 旗艦版加入後軸轉向系統與氣壓懸吊系統,而且是全車系標準配備。
BMW iX 車系由下至上分別為 xDrive40 旗艦版、xDrive50 旗艦版和性能導向的 M60,動力架構皆為前後軸同步式電動馬達,並且有著不同的動力輸出與電池規格,以試駕車型 BMW xDrive40 旗艦版看起,最大馬力來到 326 ps(240 kW)、最大扭力 64.2 kgm(630 Nm),電池容量是所有車型中偏小的 76.6 kWh,以 WLTP 的規範去計算出最高續航里程約在 435 公里,不過最重要的 ... 還是當屬操控面的進化,加入整合式後軸轉向系統以及前後軸自動水平氣壓式懸吊系統。
2025 BMW iX全車系建議售價
xDrive40旗艦版:348萬
xDrive50 旗艦版:448萬
M60:638萬
雖然說 iX 各方面都不像是一台標準的 BMW,但動力與操控卻很原汁原味。
面對重達 2,365 公斤,加入人員與行李後肯定是輕易來到 2.4 噸、甚至可能會突破 2.5 噸的整體重量,以噸位來說 BMW iX 確實討不到便宜,不過 iX 之所以有它獨特的地方,便是第五代 eDrive 動力科技所使用的勵磁同步馬達,反應更為直接的特性倒也不會讓車輛的加速表現減損太多,僅需 6.1 秒便可完成零到 100 km/h 的衝刺。
以豪華純電休旅的角度來看,BMW iX 車系確實定下不低的行業標準。
論及後軸轉向系統,在 60 km/h 以下與前軸轉向角度呈反方向、高於 80 km/h 則是同向,一個目的是為了提升靈活度,另一個目的則是為了穩定度,加上氣壓懸吊在不同的駕駛模式,又或者是不同車速等條件下自動調節車身高度,組合拳的方式讓操控表現提升不少,更符合一款打入最熱門、純電豪華休旅市場車款的應有樣貌與標準。
風試駕心得:2025 BMW iX xDrive40旗艦版風格很不BMW,但操控依然原汁原味!
2025 BMW iX xDrive40 旗艦版 基本規格:
車身尺碼:車長 4,953 mm、車寬 1,967 mm、車高 1,696 mm,軸距 3,000 mm
馬達型式:前後同步式電動馬達
最大馬力:326 ps(240 kW)
最大扭力:64.2 kgm(630 Nm)
變速系統:單速變速系統
懸吊型式:前麥花臣、後多連桿,氣壓式懸吊
驅動形式:四輪驅動
車身座位:5 人座
續航里程:WLTP 435 km
量測電耗:4.2 kWh / km
建議售價:348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