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成功扭轉局勢?謝金河曝「川普扭轉黃仁勳觀點」:斷中國一帶一路後路

美國總統川普(右)此前出訪中東時,曾在利雅德與卡達的埃米爾(君主)阿勒薩尼(左)會面。(資料照,美聯社)

中東國家過去以石油資源發家,就在美國總統川普前往中東行後,為美國企業簽下破兆美元的訂單,金融時報還發表一篇《石油與晶片的世紀握手》,談及中東國家要從黑金轉向大數據。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23)日在節目《財訊》分析川普的出訪效益,認為川普成功拉攏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除了為美國締造驚人數字的投資外,甚至「斷掉了中國一帶一路的後路」。

謝金河表示,川普的中東行是被視為最大的外交戰果,更是新的里程碑,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3國承諾到美國投資,沙國從6000億美元起跳,卡達是2435億起跳,阿聯則是2000億,還包括卡達宣布購買210架美國製造的波音787和777X飛機。先前中國因不滿對等關稅,取消500億飛機的訂單,川普第2站會面卡達總統後,卡達就立刻接手210架波音客機的訂單,總投資金額超過1兆美元。

謝金河指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說,中國是AI最大的市場,但川普這次卻扭轉了黃仁勳的觀點。在川普結束中東行後,川普特別提到,阿拉伯必須要在美國的陣營,這是川普最強烈的政治表態。中東國家過去以生產石油為主,它們擁有豐沛的石油美元,川普在努力將它們變成以大數據跟AI投資為重心。此外,這次中東行,黃仁勳都跟在川普的身後,甚至關鍵時刻都有露臉,沙國也承諾跟輝達購買1萬8000套的GB300。

謝金河指出,先前黃仁勳在1月20日缺席川普就職大典,加上1月27日Deepseek出現後,輝達股價重挫16.89%,市值少掉5890億美元,主要因為中國號稱可以在大型的語言模型中打造便宜的晶片,未來將不用使用輝達昂貴的晶片發展AI, 這對輝達股價帶來很大的影響。

謝金河點出,川普這次的戰略就是要讓中東回到美國身邊。在美國前總統拜登時代,印度、中東、歐洲「三方經濟走廊」都難以對抗中國,過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2年展開中東行程,受到高規格對待,同時,拜登也出訪沙國,但和習近平的接待規格,落差極大。川普現在則是在扭轉過來,這次更不斷強調要阿拉伯國家站在美國陣營。

謝金河提到,川普除了會見敘利亞新總統,讓敘利亞靠往美國,川普還在中東行前掃蕩黎巴嫩的叛軍和葉門的胡塞組織,伊朗最高領袖更出面承諾要放棄核武,「川普這次一出手,等於是斷掉了中國一帶一路的後路」。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