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歲張姓老翁,在沒告知養女的情況下,將市價破億的9戶房產全數捐給行天宮。老翁過世後,養女震驚不已,憤而控告行天宮董事長涉嫌《刑法》準詐欺得利罪。!但檢方歷經數月調查後,以證據不足為由,不起訴處理。
「他有失智症,怎麼還能公證捐贈?」
•公證當天有錄影、有文件,老人家還親筆寫下「要捐」。
•雖然女兒提出失智與妄想症病歷,但都在捐贈後才確診。
•檢方認定:「無法證明捐贈當下喪失判斷能力」,不起訴處理。
重點在這句:法院與檢方看的不是「現在有沒有失智」,而是「當下捐贈時,有沒有清楚意識」。
那如果長輩真的已失智,怎麼能避免被利用?
1.意定監護契約:
還有判斷力時,預約指定信任監護人。
2. 申請「異動通報機制」
地政機關申請「異動通報機制」避免不動產被詐騙。
3.監護宣告制度﹕
被法院認定喪失行為能力,裁定監護,長輩所簽合約、財產處分將失效。
若這些都沒做,就算事後質疑,也很難從法律上推翻已完成的贈與或過戶。
內情曝光:養母早逝,養女已繼承財產?
據媒體報導,養女數前年已繼承養母遺產,公證人提供當日全程錄影,畫面中張男不僅親簽公證文件,更強調過去已給養女4000多萬元。
老翁可能心中早有安排:
R姐提醒:遺產,不只是「錢」,更是「關係的總結」
這起事件引發了許多人共鳴:
·長輩說不出口的孤獨與疏離
·子女在乎卻沒及早行動的無力感
·再加上一紙來不及溝通的捐贈文件…
「不留爭議,才是真愛的表現」。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R姐 廖嘉紅-繼承與贈與
責任編輯/林俐 (相關報導: 繼承家人房產注意!做錯1件事「房地合一稅暴增6倍」,專家教1招省下50萬稅金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