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風傳媒作者列表
謝青龍
謝青龍
的所有文章
最新文章
最多人看
評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台灣的年輕人哪裡去了?
今年(2019)暑假我為自己規劃了一趟台灣三橫步行的計畫,這是繼四年前我背著一塊「搭便車環島」的紙板走過一圈台灣之後,再度鼓起勇氣讓自己任性地滿足內心那份嚮往孤獨的漫遊之心。這趟旅程從台七線起點大溪到終點宜蘭羅東,我完成了一百三十多公里的北橫步行,不過可惜的是在台八線的中橫部份,我卻只走到了谷關,便因為交通管制與颱風來襲,而不得不中斷了計畫。
謝青龍
2019-07-31 05: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謝青龍觀點:電車難題的台灣版答案之省思
日前筆者到國內一所知名的科技大學演講,講題內容是關於道德推理與思維判斷,於是很自然地就舉了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J.Sandel,1953-)在《正義:一場思辨之旅》(Justice:WhatistheRightThingtoDo?,2009)中的一個著名思想實驗──「電車難題」。但有趣的是,我竟然在這場演講的學生身上看到迥異於以往在各種論文或相關文獻的答案與結果。
謝青龍
2018-11-22 05:50
評論
國內
觀點
謝青龍觀點:從大學教育的荒謬談大學校長的定位
日前筆者參加了一場好友的「生前告別式」,一位對教育工作充滿熱情與理想的大學老師,在去年被診斷為癌末,歷經了近一年的化療,終於在醫師審慎的評估後住進了安寧病房。與這位好友相識近二十年,記憶中他永遠是那麼有活力與衝勁,總是站在教育工作的最前線,但是據他家人轉述,他經常忙到半夜才就寢,隨即一早又趕赴學校上班,每天睡眠不到5小時,長期累積的身體耗損終致不堪負荷而病倒。
謝青龍
2018-03-31 07:00
評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從「鮭魚之亂」談台灣這個偽善之島
今年(2021)3月大概是台灣戶政系統自光復以來民眾變更名字最頻繁的一個月份了。原因讀者們也應該都猜到了,是啊,那就是日本迴轉壽司連鎖店「壽司郎」在台灣分店推銷鮭魚系列產品的宣傳,其中有一個限時優惠(3月17、18兩日)的活動:規定若姓名有與「鮭魚」中一字同音,享有九折優惠;二字同音,享有五折優惠;同音同字,也就是姓名含鮭魚二字者則全桌免費(只限內用,最多6人)。原本以為只是一項頗具創意的廣告文宣,沒想到該活動竟引起不少民眾關注,更有一些人為了能搶搭這次的免費風潮,真的到戶政事務所改名為「鮭魚」,一時間網路上突然出現許多名字中有「鮭魚」兩字的身份證,造成全台譁然而被稱之為「鮭魚之亂」(salmonchaos)。
謝青龍
2021-03-31 05:5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台灣的低級教育──兼論李眉蓁事件
距離高雄市長補選的日期(2020年8月15日)只剩不到半個月,但代表國民黨參選的候選人李眉蓁卻爆發了碩士論文抄襲案,整個事件喧騰一時至今尚未有停歇的跡象。議者紛擾不休,不僅把李眉蓁的碩士論文拿出詳加比對,而且還究責到她的指導教授,甚至連中山大學的碩士在職專班的學術品質都遭到質疑。但在筆者看來,李眉蓁的碩士論文抄襲案,其實並不是個案,而是整個台灣高等教育不斷沈淪的冰山一角而已。
謝青龍
2020-08-03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謝青龍觀點:軍公教年金新制終結私校門神
日前「軍人年金改革法案」終於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並由行政院長賴清德拍板,所有軍公教年金改革新制,均統一在今年(107)7月1日共同上路施行。至此,延宕兩年有餘的年金改革總算告一段落。
謝青龍
2018-06-25 06: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從派遣工到專案教師,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社會面貌
日前(10月30日)台北市政府勞動局長賴香伶,在市府辦公室內遭勞運人士李明彥持鋼筋敲頭攻擊,後來李明彥在被移送至北檢時,他對著媒體大喊:「5年了,我收到超過5百份公文,寄出超過1千封信,中油、北捷、榮總照樣標,被抓到也一樣標,台北市的公司還是同一間集團,只有勞工會受到迫害,這些高官、廠商完全都沒有事,被抓照樣標案,這樣吃勞工錢。」
謝青龍
2018-11-06 06: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的最後開學日:教師評鑑制度下的悲鳴
上課鐘聲響起,我捧著一疊上課的教材和參考書籍走向教室,今天是新的一學年開學的第一天,也是這門「哲學思辨與邏輯推理」加入本校通識新課程架構後的第一次上課。全新的課程、全新教材、全新的學生、再加上第一次開這門課的我。和過去十九年來的每一個開學日一樣,我期待與每一位修我課程的學生,展開另一個追求學問與探索真理的新學期,但是今年在心情上卻有著微妙的變化,有些落寞、有些傷感、更有些悲涼。不是因為這門新開課程,而是今年的開學日極可能是我大學教職生涯的最後一個開學日。
謝青龍
2019-09-24 05: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從私校「零年終、半薪」談公民不服從的意義
今年(2020)農曆過年前,全國私校工會以問卷調查54所私校,發現有19校今年不發年終獎金,23校有發但不足1.5個月,只有6校達到公立學校水準(1.5個月),6校狀況不明。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許多私校以財務困難為由,逐年減少年終獎金數額,甚至多年「零年終」。而這不過是近十年各私立學校因應少子女化影響的冰山一角,有些學校為減省開支,不斷地壓縮教職員的人事費,不僅早就沒有了年終獎金,就連教師薪資也一再被裁減。
謝青龍
2020-01-30 05: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教師如此姑息,高教何可救?
日前(5月13日)私立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宣布退場,109學年起不再招收新生,現有舊生約1700名,扣除預計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後,還留存1100多名學生,校方允諾會協助學生繼續就學,而且也撥了2000萬元作為教職員的離職費用。消息傳出,雖然引起台灣高教界的一片嘩然,但是這似乎也是學界人士早已預料的結果,稻江的退場不過是繼永達、高鳯、台觀、康寧(南部校區)等私校的後塵而已,預計未來數年之內還會有更多私校退場。只是這麼明顯的退場趨勢,卻遲遲等不到政府一個合理的「私校轉退場條例」,而任由台灣各大私校不斷地在生存恐慌裡亂象叢生。
謝青龍
2020-05-29 05:50
評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大學校長接受教師的評鑑此其時
日前華梵大學新任校長林從一教授的一篇臉書貼文在網路上瘋傳,內容是關於現在各大學行之有年的「教學滿意度調查」,這是每學期期末針對大學裡的每一門課程,讓修課的學生上網填寫的問卷調查,目的就在於讓開課的教授能透過學生的意見反應,而了解自己的上課方式與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期待。
謝青龍
2021-09-07 06: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以宗教之名?──論台灣宗教泛濫現象
今天打算談一個冒天下之大不諱的議題──台灣宗教泛濫的現象。
謝青龍
2019-06-20 05: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私校校長的建議,能救台灣高教嗎?
10月6日在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舉辦的「2020私立大學校院校長會議」,超過30所的私立大學校長出席,針對當前私立大學面臨的經營困境進行意見交流與討論,會末並得出四項對政府的建議:1)重新建構一個超然獨立、具有跨部會協調功能的高等教育監理機制;2)盡速擬定願景可期、方向明確、策略宏觀的高等教育政策;3)落實大學法與私立學校法揭示的大學自治及私校自主性監理原則,大幅降低對大學的管制密度;4)肯定私立大學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社會貢獻,誠信協助經營困難學校有秩序轉型或有尊嚴退場。
謝青龍
2020-10-13 05: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從「專案教師」亂象再談高教困境
有一則YouTube頻道的影片在網路流傳,內容是五位現職於Microsoft(微軟)、LinkedIn(領英)、Apple(蘋果)、Facebook(臉書)和Google(谷歌)的台灣人在片中大談自己的公司福利,從員工免費餐廳、無限供應點心區、個人健身房、全薪生育照護假、到每年30天的年假,不知羨煞多少人。從種種跡象看來:在矽谷,高薪早已經是基本條件,現在各大企業無不祭出各項優惠福利以及提供各種生活或工作上的協助,只求留住這些對公司有貢獻的人才。
謝青龍
2020-12-31 06: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借屍還魂的大學系所評鑑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幾次聽聞國內不少私立大學、甚至是一些國立大學的管理高層,都把這次的大學系所評鑑列為重要行政措施,並開始著手準備系所評鑑的諸多繁雜業務,動員幅度絲毫不亞於過去兩個週期的大學系所評鑑的規模。此舉令筆者不解且頗感驚訝。
謝青龍
2020-06-12 06:50
評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大學教師的囤書癖與學術堅持─論大學「課程時序表」的僵化現象
疫情封鎖無法外出,不免懷念起與好友周平老師在校園裡漫步與漫談的情景。記得在一次固定的星期四晚間,周平和我照慣例在校園裡漫遊(參見〈謝青龍的最後開學日:教師評鑑制度下的悲鳴〉),散步過程仍舊天南地北地漫談,話題從關心台灣疫情發展,轉至人類歷史上的幾場瘟疫所造成的社會變動,內容談及低社經地位的人們總是每次瘟疫下的最大受害者。
謝青龍
2021-07-12 07: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從世新大學教師評鑑新制談台灣高教的評鑑、迷思
日前驚聞國內老牌大學世新大學新建一套「教師評鑑效標」(經108年12月19日校教師評審委員會通過),用以評鑑校內所有教師,心想世新大學地處北部、招生無慮、且長期以來辦學品質良好,怎麼也開始搞起這套東西了?
謝青龍
2020-03-06 07:10
評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台灣高教的造假文化是怎麼形成的?
日前(9月11日)政大師生與清華、北市大、台大等多所大學學生於政大召開記者會,批評各大學濫用零學分必修課程來達成各種「造假目的」,呼籲廢除服務學習、體育課、獎助實習生等零學分課程,並且全面檢討英外文畢業門檻及學業退學門檻。
謝青龍
2018-09-19 06: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哀世新大學「社發所」停招的囚徒困境
世新大學於2019年1月2日下午召開校務會議,討論該校社會發展研究所(以下簡稱「社發所」)109學年度停招議案,引發學生和校友的激憤!20多人前往會議室門口舉牌抗議,過程甚至與警衛發生推擠衝突。雖然議案表決前,「社發所」教授夏曉鵑退席以示抗議,但該議案最後仍以23比9的票數,通過109學年度「社發所」的停招案。
謝青龍
2019-01-05 06:50
評論
國際
兩岸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新冠病毒疫情下的人性考驗與生命思索
從2019年12月8日中國官方確認首例「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簡稱「新冠病毒」,原俗稱「武漢肺炎」)以來,至今不僅中國大陸各大重要城市皆已淪為疫區,甚至全世界所有國家都陸續傳出疫情,台灣鄰近的日本、韓國等國家也開始有社區感染的跡象。截至目前為止,台灣雖然尚未有大規模爆發的危機,但防疫措施一刻也不敢鬆懈。為何各國對此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措施如臨大敵?因為這是從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以來,最有可能演變成全球性的感染事件,而在距今100年前的那一次全球大感染事件中,至少有5億人受到感染,5千萬到1億人死亡,其死亡人數竟然超過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場戰爭。
謝青龍
2020-02-27 05:50
1
2
3
現正熱映中
訂閱
風傳媒VIP會員,享有零廣告閱讀介面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
意見回饋
我要投稿
更多作者
張庭維
日媒曝共軍2026恐提前攻台 退將揭恐怖奪島戰略:美日援軍一同殲滅
2025-05-22 19:15
不只賴清德「常和罷團開會」?他揪會議紀錄出現這人名:民進黨別演了
2025-05-22 17:01
罷免三階投票30藍委剉咧等?作家曝2隱憂:除非催出這群人投反對票
2025-05-22 16:16
林上祚
風電國產化警鐘!丹麥Vestas退出台灣 天力「訂單掛零」宣布裁員470人
2025-05-22 19:12
核電歸零拿儲能來補 每度電10元台電年增成本上百億元
2025-05-20 09:10
光電維運已陷紅海 儲能維運開啟新藍海
2025-05-20 09:00
下班經濟學
中國內需重挫誰受害?謝金河點名「5檔台廠」獲利雪崩,智邦、川湖為何贏到最後
2025-05-22 18:08
【下班經濟學】從小資族到千萬富翁!他靠2招搬磚套利狂撈百萬:幣圈新手教戰守則
2025-05-22 18:00
國安基金「這時間前不退場」!六檔高股息ETF換股在即,航運、AI誰是黑馬?
2025-05-22 16:42
王若桐
不是除濕機、烘衣機!內行最推必備家電「省電省力、耐用10年不壞」:後悔太晚買
2025-05-22 15:24
Toyota Altis只排第三!4月國產車銷量冠軍是它,車主讚省油空間大、妥善率沒對手
2025-05-22 10:04
薪水完勝頂大文組!1職業月入破十萬「不限學經歷、人人都能做」,工作技能不怕被取代
2025-05-21 13:14
中央社
輝達要造台灣AI基建 黃仁勳坦言「最大限制就是能源」:盼政府提供更多
2025-05-22 22:58
外資撤離台灣?川普強勢重返白宮後,中共攻台「兩岸風險指數」飆升至12%
2025-05-22 21:45
數發部開罰臉書100萬!廣告違反《詐防條例》 Meta回應了
2025-05-22 19:05
夏珍
夏珍專欄:賴清德的兩大「人形立牌」─吳豊山與童子賢
2025-05-23 06:10
夏珍專欄:柯文哲還能繼續押下去嗎?
2025-05-16 06:20
夏珍專欄:賴清德當然不是希特勒!
2025-05-09 06:20
香港01
變頻冷氣開整天和吹8小時哪種省電?台電公布正解,睡前按1鍵「免定時一夜好眠到天亮」
2025-05-22 11:15
帽子戴久泛黃千萬別丟洗衣機!日專家用1物「徹底清潔不變形」,汗漬髒污煥然一新
2025-05-21 16:12
沒開冷氣電費暴增2400元!台電師傅揪出耗電兇手「待機默默狂吃電」:完全沒想過是它
2025-05-19 16:40
楊騰凱
兩岸傳話人「3+1種」!梁文傑:熱心交換意見不算「密室協商」
2025-05-22 17:48
8千陸配未繳除籍證明,台灣戶籍將註銷?梁文傑說重話:不要測試政府決心
2025-05-22 17:42
海陸兩會大戰?吳豊山爆料兩岸有人傳話!邱垂正卻斥「不能密室協商」
2025-05-21 12:29
戴祺修
統刪地方一般性補助款惹怒盧秀燕 行政院會當面噴卓榮泰「不會做事就下台」
2025-05-22 23:08
怒批輝達剛落腳北市預算就被大砍 張斯綱:台北拚經濟,賴政府設障礙
2025-05-22 18:38
民調台中3藍委罷免恐團滅?國民黨提3質疑諷范世平:學術界柯建銘
2025-05-22 14:10
主筆室
風評:賴清德兩岸失語,台灣人苦笑無語?
2025-05-23 07:10
風評:卓榮泰「牛頭馬嘴」,廢核問題豈在供電!
2025-05-22 07:20
風評:520避談兩岸,賴清德真的學乖了?
2025-05-21 07:20
國際中心
力抗川普貿易戰,「中國製造2025」到底有多強?解密習近平打造科技帝國的野望與罩門
2025-05-22 19:05
「我們的食物呢?」加薩走廊被以色列封鎖長達11週,200萬人遭遇空襲與缺糧的雙重危機
2025-05-22 16:56
蔡英文的「非典型」外交突圍!《日經》解析:「中國大使不能去的地方」她能去,擘劃台灣全球韌性新藍圖
2025-05-21 22:48
劉芯衣
2024年獲利創高,統一超不敢鬆口氣?董座親揭4大難題,最羨慕這間連鎖業者
2025-05-22 21:42
1年近8000萬人次搭乘!高鐵2024年營收首破500億 新世代列車期程曝光
2025-05-22 16:06
關稅變數未明,車市買氣去哪了?裕隆:全台今年銷量恐跌破45萬輛
2025-05-21 22:30
BBC News 中文
「理性國家不會把殺害嬰兒當嗜好,也不會以清空人口為目標!」IDF前副參謀長反戰發言,讓以色列內部對立更激化
2025-05-22 14:37
37公頃的南海心臟:菲律賓300居民對峙中國霸權,南海最前線的堅韌與無奈
2025-05-22 12:30
川普猛提「第51州」讓美加關係急凍,北京趁機伸出橄欖枝?加拿大總理卡尼強硬抗美,渥太華的「新三角習題」何解
2025-05-22 09:28
張大任
「錢不是問題!」這國家滿手鈔票求設廠 台積電為什麼沒點頭?
2025-05-22 20:29
陳其邁喊痛!高雄被刪52億成六都最慘 謝寒冰揭原因:拿最多當然刪最多
2025-05-22 15:26
「總統府再2周就沒錢付水電!」何志偉促解凍預算:阿兵哥只能空腹執勤
2025-05-21 15:32
陳逸群
行政院刪減地方補助款引爆爭議 北市喊話中央恢復預算數
2025-05-22 20:23
史博館攜手紅琉璃慶70週年 典藏畫作「熱塑」新生
2025-05-22 20:18
臺灣文化軟實力叩關大阪世博 「We TAIWAN」系列活動前瞻未來
2025-05-22 20:15
黃信維
巴拉圭與台日舉辦「3國友好酒會」 總統貝尼亞:把真正的朋友聚在一起
2025-05-22 20:19
賴清德宣示強化全民運動 健康台灣從校園扎根
2025-05-22 16:57
火腿隊宣布孫易磊升格支配下選手 換穿96號戰袍拚一軍
2025-05-22 14:39
Carture車勢文化
Tesla Model Y 歐洲表現差,銷量驟降五成顯示品牌危機!
2025-05-22 20:00
純電趨勢不明朗Honda調整策略,調降2030年電動銷售占比,強化HEV油電滿足需求
2025-05-22 17:14
Honda 與 Nissan 破局後,Toyota 有意提供援手幫助!
2025-05-22 17:02
金牛幫幫忙
世上只有一個巴菲特!為什麼在這時代,模仿股神反而才是風險?
2025-05-22 13:55
生活熱議》職場世紀大謊言:只要讓自己無可替代,就不會沒工作…
2025-05-20 13:00
商業熱議》沃爾瑪「史無前例」漲價,影響全美9成消費者; 白宮暴怒,但分析師卻不擔心,為什麼?
2025-05-20 12:30
黃天如
老了就別開車?三峽車禍引爆爭議 專家推2招保平安:不是只有高齡才高風險
2025-05-22 19:36
食藥署全台端午專案稽查 有業者未標示豬肉原產地、過敏原
2025-05-22 18:35
9成民眾認為虐童致死「刑罰過輕」 民團曝民調主張:終身監禁不得假釋
2025-05-22 12:55
李忠謙
川普貿易戰對北京極限施壓,反讓台灣身陷險境?!史丹佛學者談護台戰略的「走鋼索悖論」:嚇阻不足則誘敵、過度施壓反招禍
2025-05-22 14:35
在川普威逼台積電之後,「矽盾」還在嗎?德國媒體:黃仁勳力挺家鄉安全,輝達是台灣「矽盾」新核心
2025-05-22 08:22
李忠謙專欄:美中貿易戰停火,全世界都看在眼裡—面對川普的威脅,無需急著讓步
2025-05-20 06:20
張庭維
日媒曝共軍2026恐提前攻台 退將揭恐怖奪島戰略:美日援軍一同殲滅
2025-05-22 19:15
不只賴清德「常和罷團開會」?他揪會議紀錄出現這人名:民進黨別演了
2025-05-22 17:01
罷免三階投票30藍委剉咧等?作家曝2隱憂:除非催出這群人投反對票
2025-05-22 16:16
林上祚
風電國產化警鐘!丹麥Vestas退出台灣 天力「訂單掛零」宣布裁員470人
2025-05-22 19:12
核電歸零拿儲能來補 每度電10元台電年增成本上百億元
2025-05-20 09:10
光電維運已陷紅海 儲能維運開啟新藍海
2025-05-20 09:00
下班經濟學
中國內需重挫誰受害?謝金河點名「5檔台廠」獲利雪崩,智邦、川湖為何贏到最後
2025-05-22 18:08
【下班經濟學】從小資族到千萬富翁!他靠2招搬磚套利狂撈百萬:幣圈新手教戰守則
2025-05-22 18:00
國安基金「這時間前不退場」!六檔高股息ETF換股在即,航運、AI誰是黑馬?
2025-05-22 16:42
王若桐
不是除濕機、烘衣機!內行最推必備家電「省電省力、耐用10年不壞」:後悔太晚買
2025-05-22 15:24
Toyota Altis只排第三!4月國產車銷量冠軍是它,車主讚省油空間大、妥善率沒對手
2025-05-22 10:04
薪水完勝頂大文組!1職業月入破十萬「不限學經歷、人人都能做」,工作技能不怕被取代
2025-05-21 13:14
中央社
輝達要造台灣AI基建 黃仁勳坦言「最大限制就是能源」:盼政府提供更多
2025-05-22 22:58
外資撤離台灣?川普強勢重返白宮後,中共攻台「兩岸風險指數」飆升至12%
2025-05-22 21:45
數發部開罰臉書100萬!廣告違反《詐防條例》 Meta回應了
2025-05-22 19:05
夏珍
夏珍專欄:賴清德的兩大「人形立牌」─吳豊山與童子賢
2025-05-23 06:10
夏珍專欄:柯文哲還能繼續押下去嗎?
2025-05-16 06:20
夏珍專欄:賴清德當然不是希特勒!
2025-05-09 06:20
香港01
變頻冷氣開整天和吹8小時哪種省電?台電公布正解,睡前按1鍵「免定時一夜好眠到天亮」
2025-05-22 11:15
帽子戴久泛黃千萬別丟洗衣機!日專家用1物「徹底清潔不變形」,汗漬髒污煥然一新
2025-05-21 16:12
沒開冷氣電費暴增2400元!台電師傅揪出耗電兇手「待機默默狂吃電」:完全沒想過是它
2025-05-19 16:40
楊騰凱
兩岸傳話人「3+1種」!梁文傑:熱心交換意見不算「密室協商」
2025-05-22 17:48
8千陸配未繳除籍證明,台灣戶籍將註銷?梁文傑說重話:不要測試政府決心
2025-05-22 17:42
海陸兩會大戰?吳豊山爆料兩岸有人傳話!邱垂正卻斥「不能密室協商」
2025-05-21 12:29
中央社
輝達要造台灣AI基建 黃仁勳坦言「最大限制就是能源」:盼政府提供更多
2025-05-22 22:58
外資撤離台灣?川普強勢重返白宮後,中共攻台「兩岸風險指數」飆升至12%
2025-05-22 21:45
數發部開罰臉書100萬!廣告違反《詐防條例》 Meta回應了
2025-05-22 19:05
夏珍
夏珍專欄:賴清德的兩大「人形立牌」─吳豊山與童子賢
2025-05-23 06:10
夏珍專欄:柯文哲還能繼續押下去嗎?
2025-05-16 06:20
夏珍專欄:賴清德當然不是希特勒!
2025-05-09 06:20
香港01
變頻冷氣開整天和吹8小時哪種省電?台電公布正解,睡前按1鍵「免定時一夜好眠到天亮」
2025-05-22 11:15
帽子戴久泛黃千萬別丟洗衣機!日專家用1物「徹底清潔不變形」,汗漬髒污煥然一新
2025-05-21 16:12
沒開冷氣電費暴增2400元!台電師傅揪出耗電兇手「待機默默狂吃電」:完全沒想過是它
2025-05-19 16:40
楊騰凱
兩岸傳話人「3+1種」!梁文傑:熱心交換意見不算「密室協商」
2025-05-22 17:48
8千陸配未繳除籍證明,台灣戶籍將註銷?梁文傑說重話:不要測試政府決心
2025-05-22 17:42
海陸兩會大戰?吳豊山爆料兩岸有人傳話!邱垂正卻斥「不能密室協商」
2025-05-21 12:29
戴祺修
統刪地方一般性補助款惹怒盧秀燕 行政院會當面噴卓榮泰「不會做事就下台」
2025-05-22 23:08
怒批輝達剛落腳北市預算就被大砍 張斯綱:台北拚經濟,賴政府設障礙
2025-05-22 18:38
民調台中3藍委罷免恐團滅?國民黨提3質疑諷范世平:學術界柯建銘
2025-05-22 14:10
主筆室
風評:賴清德兩岸失語,台灣人苦笑無語?
2025-05-23 07:10
風評:卓榮泰「牛頭馬嘴」,廢核問題豈在供電!
2025-05-22 07:20
風評:520避談兩岸,賴清德真的學乖了?
2025-05-21 07:20
國際中心
力抗川普貿易戰,「中國製造2025」到底有多強?解密習近平打造科技帝國的野望與罩門
2025-05-22 19:05
「我們的食物呢?」加薩走廊被以色列封鎖長達11週,200萬人遭遇空襲與缺糧的雙重危機
2025-05-22 16:56
蔡英文的「非典型」外交突圍!《日經》解析:「中國大使不能去的地方」她能去,擘劃台灣全球韌性新藍圖
2025-05-21 22:48
劉芯衣
2024年獲利創高,統一超不敢鬆口氣?董座親揭4大難題,最羨慕這間連鎖業者
2025-05-22 21:42
1年近8000萬人次搭乘!高鐵2024年營收首破500億 新世代列車期程曝光
2025-05-22 16:06
關稅變數未明,車市買氣去哪了?裕隆:全台今年銷量恐跌破45萬輛
2025-05-21 22:30
BBC News 中文
「理性國家不會把殺害嬰兒當嗜好,也不會以清空人口為目標!」IDF前副參謀長反戰發言,讓以色列內部對立更激化
2025-05-22 14:37
37公頃的南海心臟:菲律賓300居民對峙中國霸權,南海最前線的堅韌與無奈
2025-05-22 12:30
川普猛提「第51州」讓美加關係急凍,北京趁機伸出橄欖枝?加拿大總理卡尼強硬抗美,渥太華的「新三角習題」何解
2025-05-22 09:28
張大任
「錢不是問題!」這國家滿手鈔票求設廠 台積電為什麼沒點頭?
2025-05-22 20:29
陳其邁喊痛!高雄被刪52億成六都最慘 謝寒冰揭原因:拿最多當然刪最多
2025-05-22 15:26
「總統府再2周就沒錢付水電!」何志偉促解凍預算:阿兵哥只能空腹執勤
2025-05-21 15:32
陳逸群
行政院刪減地方補助款引爆爭議 北市喊話中央恢復預算數
2025-05-22 20:23
史博館攜手紅琉璃慶70週年 典藏畫作「熱塑」新生
2025-05-22 20:18
臺灣文化軟實力叩關大阪世博 「We TAIWAN」系列活動前瞻未來
2025-05-22 20:15
黃信維
巴拉圭與台日舉辦「3國友好酒會」 總統貝尼亞:把真正的朋友聚在一起
2025-05-22 20:19
賴清德宣示強化全民運動 健康台灣從校園扎根
2025-05-22 16:57
火腿隊宣布孫易磊升格支配下選手 換穿96號戰袍拚一軍
2025-05-22 14:39
Carture車勢文化
Tesla Model Y 歐洲表現差,銷量驟降五成顯示品牌危機!
2025-05-22 20:00
純電趨勢不明朗Honda調整策略,調降2030年電動銷售占比,強化HEV油電滿足需求
2025-05-22 17:14
Honda 與 Nissan 破局後,Toyota 有意提供援手幫助!
2025-05-22 17:02
金牛幫幫忙
世上只有一個巴菲特!為什麼在這時代,模仿股神反而才是風險?
2025-05-22 13:55
生活熱議》職場世紀大謊言:只要讓自己無可替代,就不會沒工作…
2025-05-20 13:00
商業熱議》沃爾瑪「史無前例」漲價,影響全美9成消費者; 白宮暴怒,但分析師卻不擔心,為什麼?
2025-05-20 12:30
黃天如
老了就別開車?三峽車禍引爆爭議 專家推2招保平安:不是只有高齡才高風險
2025-05-22 19:36
食藥署全台端午專案稽查 有業者未標示豬肉原產地、過敏原
2025-05-22 18:35
9成民眾認為虐童致死「刑罰過輕」 民團曝民調主張:終身監禁不得假釋
2025-05-22 12:55
李忠謙
川普貿易戰對北京極限施壓,反讓台灣身陷險境?!史丹佛學者談護台戰略的「走鋼索悖論」:嚇阻不足則誘敵、過度施壓反招禍
2025-05-22 14:35
在川普威逼台積電之後,「矽盾」還在嗎?德國媒體:黃仁勳力挺家鄉安全,輝達是台灣「矽盾」新核心
2025-05-22 08:22
李忠謙專欄:美中貿易戰停火,全世界都看在眼裡—面對川普的威脅,無需急著讓步
2025-05-20 06:20
張庭維
日媒曝共軍2026恐提前攻台 退將揭恐怖奪島戰略:美日援軍一同殲滅
2025-05-22 19:15
不只賴清德「常和罷團開會」?他揪會議紀錄出現這人名:民進黨別演了
2025-05-22 17:01
罷免三階投票30藍委剉咧等?作家曝2隱憂:除非催出這群人投反對票
2025-05-22 16:16
林上祚
風電國產化警鐘!丹麥Vestas退出台灣 天力「訂單掛零」宣布裁員470人
2025-05-22 19:12
核電歸零拿儲能來補 每度電10元台電年增成本上百億元
2025-05-20 09:10
光電維運已陷紅海 儲能維運開啟新藍海
2025-05-20 09:00
下班經濟學
中國內需重挫誰受害?謝金河點名「5檔台廠」獲利雪崩,智邦、川湖為何贏到最後
2025-05-22 18:08
【下班經濟學】從小資族到千萬富翁!他靠2招搬磚套利狂撈百萬:幣圈新手教戰守則
2025-05-22 18:00
國安基金「這時間前不退場」!六檔高股息ETF換股在即,航運、AI誰是黑馬?
2025-05-22 16:42
王若桐
不是除濕機、烘衣機!內行最推必備家電「省電省力、耐用10年不壞」:後悔太晚買
2025-05-22 15:24
Toyota Altis只排第三!4月國產車銷量冠軍是它,車主讚省油空間大、妥善率沒對手
2025-05-22 10:04
薪水完勝頂大文組!1職業月入破十萬「不限學經歷、人人都能做」,工作技能不怕被取代
2025-05-21 13:14